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访谈 >

用文学思考和还原历史


    2016年9月29日,由作家出版社和湖南省作协联合主办的《墨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评论家雷达、李炳银、胡平、贺绍俊、李朝全、付秀莹,《墨雨》作者莫美、责编田小爽等30余人与会。会议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主持。与会者就《墨雨》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创作方法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吴义勤: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惊喜。作家莫美在文学性的营构上很有功力,他对文学整体气氛的营造,对人物、语言、结构的驾驭,整体上是很成熟的。另外,这部作品对历史的思考超越了那段历史,并从细节和痛感方面对历史进行还原。我们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去把握历史的情感性,这些都是文学的资源。这部作品在这方面确实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历史往往把人性的东西掩盖了,而且历史往往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偶然性是通过细节呈现的。因为人性的恶可能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可能会改变一个地方的命运。总之,这是一部厚重、有内涵、有温度的作品,值得我们好好重视。
    雷 达:
    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大的艺术满足和享受。现在读到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很难,真正好的、让人赏心悦目、能沉醉其中的不多。同时,《墨雨》还带给我沉思甚至反思,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非常敬佩作者莫美的勇气。《墨雨》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真实的图画,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20年代那场大革命和农民运动,这需要很大的艺术勇气,也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案头资料的阅读,才能获得鲜活的、有艺术说服力的细节。这部书有三点特别值得一提。一是小说把风俗画的浓墨重彩的描写和血雨腥风的革命场景交织在一起。二是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三是开头非常漂亮,无论是银杏树的倒下,还是一场墨雨的怪异意象、大田螺壳上的“外文”,都不只是设置一个场景,而且还贯穿全书。
    其次是还原历史风云的能力。作家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还得有艺术的能力,也就是再现的能力,能把读者带入到历史的情境。这一点莫美做得很好。作品的人物刻画也很成功。如梅浩然的形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非常饱满,他不是一般的开明乡绅,而是有文化的内涵,特别具有人格力量。又如梅思贤这个形象很真实,他因知识分子的软弱,所以控制不了书落壳。
    我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叫《〈红旗谱〉为什么还活着?》。我提到,虽然我们现在不谈阶级斗争了,但阶级斗争不一定不存在。《墨雨》里有很多东西能引发我的思考,比如如何看待阶级斗争,如何全面把握历史的真实,如何看待农民运动发生的内在原因,如何看待暴力,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