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金性尧先生与《唐诗三百首新注》(2)


    晚年的扛鼎之作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谈谈《唐诗三百首新注》,这是金性尧先生晚年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也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唐诗选本。
    金文男: 父亲把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归纳出七个特点,这在《唐诗三百首新注》前言中也谈到了。前言比较长,我这里简单地提一下,即:1,三百首这样的篇幅适度;2,所收作者包括“三教九流”,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都有;3,所选作品从古风到近体,既很完备,又分体裁;4,注重艺术性,多是通过抒情手段来表现;5,可接受性,原打算给儿童读的,所以大部分作品比较浅近明白;6,兼重实用;7,有所依傍,有所突破。
    这本书印了超过300万册了,我最近两天又在思考,《唐诗三百首》的注本很多,琳琅满目,为什么父亲这一本会得到读者这么多的喜爱呢?我觉得大概有这几点原因:
    第一点,功力最深,这是公认的。《唐诗三百首新注》最大的特点是书中的作者小传。父亲撰写了每位诗人的小传[按:“作者小传”在新出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典藏本)》中已经改为“诗人简介”]。
    香港《大公报》1980年11月20日有篇文章评了当时比较盛行的三本《唐诗三百首》,在评《唐诗三百首新注》时就谈到:致力最勤的恐怕要算是他的说明,包括作者介绍在内,这些说明涉及的方面很广,有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的,有说明诗题和写作背景的,有提供参考资料的,有录述前人评语的,有谈意境的,有讲韵律的,都能做到因诗而异,不落陈套,读后令人感到有益有味。
    我自己后来也听一些编审说,要找比较有特色的诗人简介,就去翻金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
    第二点,父亲在《唐诗三百首新注》的注释方面,有选择地吸取了前人的注解和当代人研究唐诗的一些成果,再加上自己一些精深而独到的见解,所以注释详实新颖,不落陈套。
    第三点,我觉得和父亲行文的风格有关。父亲是写杂文出身的,行文和专注于整理古籍的人会有所区别。他的行文风格在作者小传和注解中都有所体现。
    父亲的古典文学修养很高,二十多岁时又写鲁迅风格的文章。他家境好,不用去谋生,他和母亲婚后四年没有孩子,他们可以去逛书店,看字画,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实力买下来。北京路的家中客厅里还有钢琴,周末还可以开Party。所以,总的来说,父亲生活比较悠闲,有时间写很多文章,有时候一天写两三篇都可以。柯灵在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时,有时候父亲一天有两篇文章见报,他会用两个笔名。
    上海沦陷以后,有段时间父亲又参与《古今》杂志的工作,和周作人有一段比较密切的交往,在写作风格上渐渐有所变化。书评家止庵在《金性尧全集》出版座谈会上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金性尧先生晚年文章中有一些很锐利、很深刻的东西是从鲁迅那里来的,同时又有一种很含蓄、很深厚的东西是从周作人那里来的。两方面在他这些文章中结合得非常好。”
    当时我没有多大感觉,后来在编全集和集外文,读完父亲所有的文章以后,才渐渐感觉到,这点说得真的很到位。父亲在《唐诗三百首新注》的作者小传和注解里,把杂文风格糅合进去,使之更具特色,这些一看就是金性尧的风格。
    《唐诗三百首新注》是父亲晚年著作中的一本扛鼎之作。赵昌平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浅蓝底色、深蓝图案的封面,是如此的素雅,一似先生的为人,恂恂然,蔼蔼然。然而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本看来不起眼的小书,竟不胫而走,二十余年间,境内境外,一刷再刷,累计印数已近三百万之巨。这在古典文学读本中,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说性尧先生这本书‘沾溉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绝不为过。”
    主持人:关于这个选本相关的编辑出版工作,高社长能不能做些介绍?
    高克勤:那我就和大家谈谈这个唐诗选本,以及为什么它会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历代诗作不断,构成了中国诗歌的宝库。毫无疑问,唐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好诗大多到唐代已经做完了,虽然唐代以后我们也有无数的大师和作品,但是一说到诗,大家肯定会想到唐诗,想到李白、杜甫。
    现代学者经过考证研究,觉得清代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中有错收、误收,以及大量漏收的。《全唐诗》收有五万三千多首诗,除非是专家学者,很少有人会全看。唐诗在唐代就有好多选本,宋以后选本更多,宋代大文豪、宰相王安石就编过《唐百家诗选》、李杜诗选等等。
    大名家的选本流传不广,蘅塘退士这位乡间秀才编的书却很有影响,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后者选的量适中,《唐诗三百首》从五万多首唐诗中选了三百首。三百左右的量,不多不少。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也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而且本来也不叫《诗经》,儒家把它上升为经典,就叫《诗经》了。
    在《唐诗三百首》之前,清代有个很有影响的选本《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社也出过,选家是苏州有名的诗人、一代文宗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选了1928首,这个选本肯定对蘅塘退士有影响,蘅塘退士选的300首也都在《唐诗别裁集》中。大家口口相传、代代吟诵的唐诗名篇,基本都在《唐诗三百首》里。因为蘅塘退士选得好,所以这样一个默默无名的人选的书,从清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唐诗三百首》可能没有将一些富有人民性的诗篇选进去,后人做过这方面的努力,当代也有人做《唐诗三百首新编》。
    几百年来大浪淘沙,还是《唐诗三百首》的影响最大。如果不是金先生而是别人注的,也会流传,因为唐诗本身就值得流传。但是金先生注得好,所以流传到现在。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出版中心最早在上海。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1912年成立的中华书局,都在上海,建国以后全都搬到北京。上海于1956年11月1日成立了古典文学出版社,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金性尧先生1956年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当编辑,直到退休。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以出版古典文学作品的整理和选注为主,当时成立了两个编辑组,一个组整理李白集、杜甫集等古籍作品,一个组专门做普及读物。由于建国后党和国家注重向工农大众普及古典文学知识,所以,当时的古典文学出版社,以及此后一度改组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做了两套小丛书,一套是“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一套是“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知识”,还编了《中华活叶文选》。可以说,在整个50年代末、60年代这十来年间,这三种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古典文学读物。《唐诗三百首》是古典文学编辑组做的,金性尧先生当时任副组长。起先可能觉得三百首的量还是太多,于是编了
    《唐诗三百首新注》至今已有二三十种版本,上图蓝色封面为1980年的初版。
    个《唐诗一百首》,金先生也参加了编选,入选的每一首都经过了精心选择。发行前先印了一两百本,叫“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对象范围包括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广大的专家、学者,比如郭沫若、茅盾等,还包括中华印刷厂工人。
    金先生做了几十年古典文学的编辑,为他后来做《唐诗三百首新注》奠定了基础。《唐诗三百首》出来以后,也有很多选本,多是半文言注释的。上世纪70年代末,金先生在一次会议上听到有学者讲《唐诗三百首》,就琢磨着能不能用白话的形式做一个注本出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是用白话注解的,参加的有钱锺书等一流学者。钱先生后来还独自作了《宋诗选注》,都很有影响。
    作《唐诗三百首新注》时,金先生并不是一般地查查字典、查查注解,他是作家出身,对诗有着自己真切的感悟,文笔也很生动,特别是那些小注和人物评价,都有着金先生独特的角度和文采。
    金先生从16岁就开始写文章了,91岁去世。上个世纪50年代到“文革”结束的这20年间,他写的东西不多,但晚年写了很多,全集有13卷之多,去掉《唐诗三百首新注》等,也有三四百万字,可以说,他是一个写作非常勤奋的人。
    我和金先生的交往比较多。1986年我进古籍出版社,他2007年去世,相识20多年。我曾把他与书为伴的一生写在了一本叫《传薪者》的小书里,古典文化就是靠像金性尧先生这样的人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正是因为金性尧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又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样一个专业出版机构的工作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文采,成就了《唐诗三百首新注》这样一个在众多选本里面出挑的本子,也为古籍出版社的品牌增添了亮色。
    金文男:父亲去世以后,给我留下了9本日记,是用那个年代的工作手册写的,记录着每天审的稿、接的信、做的事,以及跟一些人的沟通交流,我根据他的日记以及一些回忆文章知道一些大致情况。
    我再谈一些细节和插曲。1978年底,我从江西农村回来顶替父亲的职位进入古籍社,他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实际上退而不休,一切工作照旧。父亲当时62岁,精力还很充沛。
    1979年3月下旬,父亲随同当时古籍社副总编陈落先生,到昆明参加中国历代文论选的学术会议。会上,吴组缃先生谈到了古典诗歌,表示很想编一本唐诗选本,但总觉得不能超过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父亲听在耳里。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广大读者都迫切想看书,苦于市面上没什么书。父亲觉得《唐诗三百首》这一类书算是很平稳的,不会犯什么错误,在任何年代都是要读的,便和陈落提出来做一本。陈先生觉得很好。第二天在走道上碰到吴组缃时,父亲提出了想做《唐诗三百首》的白话文注释本,吴先生当即说了四个字:“很有必要。”
    回来以后,父亲提了这个选题,社领导也表示交由父亲来做。当时他刚刚退休,相对于全职上班来说,更宽松一点。所以从4月28日晚间起(这是我从他日记里面摘录的),着手进行注释加工。
    他每天都会记下当天注完了哪首,接下来注什么,碰到了什么问题,跟谁商量的,怎么解决的……日记里都有简单的记录。10月份,这个选题被列入古籍社次年的选题计划。父亲觉得,白天在社里上班,晚上再做的话,时间来不及,就和社领导协商,上午到社里办公,下午在家里面注释。他每天都要做到夜里12点,母亲不断地催促,他才睡觉。
    就这样夜以继日地赶到11月30日,大概花了半年多时间吧,父亲就把313首诗全部注完了,最后又通读了3个星期。这些在他的日记里都有非常清晰的记录。他撰写的前言也颇具特色,我在华师大中文系的老师祝文品先生就跟我说过,父亲的前言写得非常好,此外还有作者小传。
    1980年元旦第二天上班,我把父亲的手稿送到古籍社,社里非常重视,将其列为急件,一路绿灯。于是,在当年的9月18日便看到了第一本浅蓝底色、深蓝封面的图书。
    第一版第一次印,封面是烫金的,定价一块两毛五,一版一次印了35万册。后来我又查了一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时间是1981年10月。第二次印了63万3千本,第一次和第二次加起来就近一百万本。这当然有时代的因素,因为当时是书荒,这本书出来后老老少少都很喜欢,既适合程度高一点的,也适合一般的读者。
    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父亲也得到了很多老同事、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胡道静先生,他是版本文献学家,瘦瘦小小的,比父亲还瘦。父亲当年查不到蘅塘退士的生平,便向在人民出版社工作的胡先生请教,因为胡先生知识渊博,更熟悉目录版本。胡先生带病为父亲借书,一个是从上海图书馆借来的《唐诗三百首》同治十二年的版本,一个是《名儒言行录》。另外,他再三说明,有些书还是别借出来,怕弄坏了不好交代,他就亲自抄录了。书的附录里所载的孙洙的简史,就是胡道静先生抄了给父亲的。
    父亲去世前一两年,古籍社一编室主任曹明纲建议将前人评语增补到《唐诗三百首新注》中,做一本附辑评的本子。我回去告诉父亲,他一听就觉得很好,还嘱托我应该怎么做。但当时我真的很忙,忙里偷闲做了一点,后来父亲病重去世,又要做全集,就没有时间了。直到2013年全集做完以后,我回过头来再继续完成了这本附辑评的《唐诗三百首新注》。
    做完我告诉了高社长,他们很乐意出版。编辑方晓燕花了很多功夫,逐条核对,出版后
    的反响很大。后来又做了典藏本,也非常受欢迎。今年恰逢父亲逝世十周年,我想他天堂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