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诚:还其批评家的真实品格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56 文艺报 刘锡诚 参加讨论
由黄华英、王永平二位编选的《林默涵文论》于2016年4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同月2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这本书的出版召开了座谈会。读到消息报道,心中很高兴,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著名批评家之一,默涵同志虽然陆续出版过《浪花》《在激变中》《林默函劫后文集》《心言散集》等书,但一本能代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想和成就的文论集,却始终没有见到,现在这本期待中的文论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一日,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副总编郝庆军先生来舍下做客,我顺便对他谈起他们社出的这本书和我的几点意见,他立即嘱社里有关人员给我送来一本,使我这个边缘老者能方便地览读其中的篇章,重温作者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品格。 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艺界,林默涵算得上是一位高官兼代表性批评家了。曾任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文革”前,他在文艺局局长任上时,住在美术馆后面的弓弦胡同,我就去过他的那个狭窄的家,向他请示工作。1978年,他被委任为恢复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筹备组组长,我也多次参加筹备组主持的会议和执行某项具体工作。记忆最深的是,1978年6月召开中国文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我和诗人邹荻帆被任命为宣传组组长、副组长,在默涵等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还受命和谢永旺、阎纲一起为因病住院的郭沫若主席起草大会祝词《衷心的祝愿》,为此我前后两次跑到北京医院向郭夫人于立群同志送审讲话文稿,听取她本人和转达郭老的意见,回来再向默涵、张光年、冯牧三位筹备组负责人汇报。郭老这篇讲话稿,是经他修改同意的最后一篇文稿。1982年我和冯牧、阎纲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也曾去默涵同志处向他组稿。关于这件事,阎纲在1983年11月23日给我的信里有所记载:“久不见面,若有所失。想你一定很忙。昌仪如何?我正为(《小说选刊》)明年第一期日夜兼程。林默涵书稿请便中一催。注意节劳!”1983年9月我奉周扬同志之命,离开《文艺报》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去工作,差不多同时,阎纲也离开了《文艺报》到《小说选刊》担任编委主持工作,故有“久不见面,若有所失”之谓。遗憾的是,我们三人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第一批约稿名单中的林默涵和张光年,都没有编出自己的文论选集来给我们,成为这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文学评论丛书的一大缺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学人小传:钱谷融
- 下一篇:流淌着如水的斯文《水》与张家的精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