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调侃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45 河北日报 李国文 参加讨论
1933年3月20日,鲁迅先生在《申报·自由谈》副刊上,以“孺牛”的笔名,发表出来一篇短文《文摊秘诀十条》。说是“秘诀”,半点也不秘,不过是鲁迅先生借以嘲弄当时的轻薄文人,求名声、求发达的文坛“登龙术”罢了。“文摊”这个词语,比较拗口,也比较冷僻,先前没见人用过,嗣后,也没见人再用过,大概是鲁迅先生杜撰出来的名词。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生活在上海,由于不喜欢当时文坛的庸俗格调,商业气氛,不喜欢当时文人的市侩心理,功利主义,所以把“文坛”故意说成“文摊”,以示轻蔑。鲁迅先生的文章,人称“刀笔”,以其锋利尖锐,直指肯綮,嬉笑怒骂,深刻透彻的特色,得以传世不朽。不知为何,鲁迅生前对这篇调侃文人文坛的短文,不甚看重,未将其编进自己的集子里。 先生过世之后,许广平、茅盾和郑振铎,编十卷本《鲁迅全集》时,这篇佚文才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中。亡人遗墨,无论巨细,都是弥足珍贵的。编全集者自然力臻其全,遂将这篇短文保存下来。于是,读者得以一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文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俗话说:“六十年风水轮回转。”好像生活中的一切,又从头开始,而且每况愈下,不能不令人感叹了。 这篇有点调侃,有点讽刺,当然针对性很强的幽默短文,说句对大师不敬的话,略显肤浅一点。因为,作为杂文大家的鲁迅先生,文风犀利,思想深刻,言词凝练,批判有力,为其精华所在。这篇信笔拈来的几条,不大具有他一贯的战斗风格。所以,鲁迅不收入集子,显然他认为无甚深意,不过是一时的游戏笔墨而已。但这篇拿“上海文摊”开涮的短文,寥寥数笔,开开玩笑,却给后人“闻故知新”的启发。全文不长,不足三百五十个字: 一,须竭力巴结书坊老板,受得住气。 二,须多谈胡适之之流,但上面应加“我的朋友”四字,但仍须讥笑他几句。 三,须设法办一份小报或期刊,竭力将自己的作品登在第一篇,目录用二号字。 四,须设法将自己的照片登载杂志上,但片上须看见玻璃书箱一排,里面都是洋装书,而自己则作伏案读书,或默想之状。 五,须设法证明墨翟是一只黑野鸡,或杨朱是澳洲人,并且出一本“专号”。 六,须编《世界文学家辞典》一部,将自己和老婆儿子,悉数详细编入。 七,须取《史记》或《汉书》中文章一二篇,略改字句,用自己的名字出版,同时又编《世界史学家辞典》一部,办法同上。 八,须常常透露目空一切的口气。 九,须常常透露游欧或游美的消息。 十,倘有人作文攻击,可说明此人曾来投稿,不予登载,所以挟嫌报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茅盾为人二三事
- 下一篇:韩愈六次落榜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