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傅璇琮:和他在一起,如沐春风(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57 北京晚报 张玉瑶 参加讨论
慈师如父 傅璇琮先生早年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2005年起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博导,成了一名教师。几年来,他先后带出六名博士,由人大毕业、现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任教的卢燕新就是他的“大弟子”。 “听到先生去世,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他就这样离我而去,我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想哭。”直到接受书乡周刊记者采访时,卢燕新还一直在低声哽咽,不能自已。在他心目中,先生就像慈父一样关爱着自己。去年他出国前,还曾陪先生去医院治疗,然而还没等他回国,先生便匆匆离去。他现在身在纽约,不巧被暴风雪阻隔,没能送先生最后一程,“痛哉!哀哉!” 卢燕新回忆说,傅先生习惯称人“同志”,常常亲切地称自己为“燕新同志”。在指导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上,傅先生堪称用心备至。学生写论文需要资料,他就亲自在家里找或者问同行借,一旦发现对学生有帮助的资料,无论多远多重也会带回来。“他出差时,还要带给学生当地特色食品,烤鸭、甜糕、花生、甜柚、石榴等等,能带的他都带过。他每天乐呵呵的,从不发怒,在他身边,我们体会到的是慈父般的温暖。” 傅璇琮先生的女儿傅文青曾在采访中说过,父亲对自己的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作为学生的卢燕新则印证了这件事。他说,自己读博士第一年过中秋节时,傅先生告诉师母“学生一个人在学校过节一定会想家”,就带着师母从六里桥赶到人大来和他一起过节。“中秋是团圆节,可是傅先生却把团圆幸福的机会给了我。”后来,卢燕新去南开大学工作,傅先生还常常打电话来关心,一并鼓励卢燕新的女儿好好学习。 在卢燕新印象中,傅先生是“慈父”也是“慈师”,虽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严格,态度却永远是和蔼的。大到文章立论,小到标点符号,都会耐心地为学生修正。就算再差的论文习作,傅先生也不会训斥,而是会在电话里客气地说“你有时间没有,我们谈谈你的文章”。久而久之,同门的学生都知道,傅先生说“谈谈你的文章”,就意味着是在“批评”了。 在傅先生的指导下,卢燕新的博士论文《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果。卢燕新说,傅先生没有手机,到外地出差,每到一处,都立即告知新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讨论论文。他把论文初稿交给傅先生,没想到,三天后傅先生还给他的“简直就是一沓红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指导意见,竟和他的原稿字数差不多。即便如此,傅先生还笑呵呵说:“没关系,很好的。”他修改后交上去,拿回来的依然是“满堂红”。就这样,他修改了六遍,傅先生批改了六遍,直到最后一次,傅先生告诉他已经帮他把稿子推荐给编辑部了。 从学术眼界、学术方法、精神力量三方面,傅先生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卢燕新说,“没关系”是先生的口头禅,学生们在他身边“永远不愁没有题目研究”,且永远没有压力,能够自然舒坦地走上学术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严文井先生的几封亲笔信
- 下一篇:师傅璇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