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栖霞岭上看云卷云舒(2)


    纪念室里,黄宾虹的画桌前有一扇明窗,透过明窗,可以看到栖霞岭。当年,栖霞岭上的云卷云舒,啸啸涛声,给他带来了不少遐思和愉悦。他总是每天凌晨便起来运腕走墨,不管冬春寒暑,无休止时。在他的卧室里,一张简朴的单人床,四周墙上挂着他一幅幅画作,苍古润泽,淋漓酣畅,或远山,或近树,或小桥,或亭榭,叠嶂层峦,烟云满纸,真是惊人魂魄。
    纪念室里陈列着黄宾虹生前用过的实物,诸如画稿、速写本之类。墙上的一幅幅照片,透过岁月的风尘,真实而生动地向人们讲述着宾虹老人一生经历的坎坷与追求,忧戚与希冀。
    晚年的黄宾虹在杭州的栖霞岭生活了7年。他应当时国立艺专校长潘天寿先生的聘请,到学校任教授,于1948年7月23日由北平南归(这时杭州艺专的校长已是汪日章了)。临行前,当时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徐悲鸿去看望他,为其送行。此时黄宾虹正在作画,徐悲鸿看到黄宾虹刚画完一石,便挥笔在石上补了一只展翅的雄鹰,算是作为与黄宾虹分别的纪念。
    同来的杭州朋友对宾虹老人的逸闻知之较多。他说,黄宾虹到杭州后全家人的落脚点开始是岳坟旁边栖霞岭的19号艺专宿舍。当时的房子共两间,全家六口人都挤在这样的房子里,未免太狭窄。就是这样,黄宾虹一直住了3年以后,才于1951年的4月经领导过问,迁到了现在的“纪念室”,即32号。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敝寓迁移栖霞岭32号,距旧址仅一牛鸣地,较前宽展……”黄宾虹安顿下来之后,一方面到艺专授课,一方面在家里作画、整理文稿。一次,艺专国画科的教授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潘韵等先生在杏花村宴请黄宾虹和夫人,吴茀之教授对当时国画创作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对一些画得不中不西、不讲笔法、缺少时代性的作品怎么看的问题,求教于宾虹老人。黄宾虹答道,国画讲究笔墨,犹如人体要有骨骼一样。如果光是靠明暗色彩取媚,不讲笔墨,作品就会像木偶一样,没有灵魂气血。反过来,如果只讲笔墨,缺乏生趣,无气无韵,也不足取。因此,中国画既需要有笔有墨,又要讲究气韵生动,再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创作的路子走好。老人家对东方艺术特有之精神又作了阐述。他说,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虽然不如西方,但是,我们的艺术却能卓立于世界。西方的艺术崇尚写实,我们的艺术则是以“神”为象征,这也就是我们东方艺术特有的精神。
    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黄宾虹纪念室”的时候,临窗眺望,栖霞岭上流云涌动,让人不禁忆起85岁高龄的黄宾虹曾在栖霞岭上写生,坐看云卷云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