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臧乐安:父亲臧克家和毛主席的诗缘(6)


    函件往来
    父亲给毛主席写信,无非是约稿、谈诗。父亲利用主编《诗刊》的便利条件,不时给毛主席写信约稿,总想毛主席有新作能先在《诗刊》上发表,以增加《诗刊》的影响。父亲写信从不留底稿,他一共给毛主席写过多少信,不得而知。毛主席一共给我父亲写过7封信,其中1961年11月30日的信中说:“惠书收到(两次),因忙未能如愿面谈,还是等一会儿吧……明年一月内找得出一个时间,和你及郭沫若同志一同谈一会儿。那时再通知你。”1961年12月26日又来信说:“几次惠书,均已收到,甚为感谢。所谈之事,很想谈谈。无奈有些忙,抽不出时间来;而且我对于诗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才有发言权。因此请你等候一些时间吧。”(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46页)
    父亲说:“我多想再次面聆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意见!我知道,这个问题始终挂在他的心上。”
    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在开国大典上,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父亲多次见过毛主席,但都是仰望和远望,没有机会接近和交谈。1957年1月14日受毛主席召见,与毛主席谈诗论文是唯一的一次。后来虽相约谈诗,但未能实现。而有的先生却在文章中说,毛主席召见过父亲多次,这是不对的。
    毛主席的6封亲笔信(1959年的一封刚收到不久就被组织收回,因此父亲手中只有6封原信),父亲一直小心地珍藏着。曾让我远远地看过,但不许翻动一下,可见爱惜之用心。1966年刮起了“文革”风暴,抄家之风盛行。父亲担心造反派突然来抄家,把他最宝贵的毛主席的亲笔信抄走,一旦损坏或者弄丢,那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怎么办才好,父亲跟我商量过。万般无奈下他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通过组织上交,使毛主席的手迹得以安全妥善保存。当时父亲只提了一个要求:有朝一日能给一份复制件作为纪念。
    斗转星移,人世沧桑。1997年5月底父亲派我们夫妇二人去中央档案馆取回了毛主席6封亲笔信的复印件,父亲1966年在危难时刻提的要求终于实现了。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兄弟姐妹继续精心地珍藏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