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区精准扶贫叙事的华美乐章 ——评吕翼中篇小说集《生为兄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46 文艺报 吴道毅(苗族) 参加讨论
关键词:吕翼 吕翼是一位“70后”优秀彝族作家,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他最近推出的中篇小说集《生为兄弟》(安徽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版),可谓当下彝族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又一重要收获。 这部小说集一共收录了作者近3年的6部中篇小说,分别是《马腹村的事》《竹笋出林》《生为兄弟》《来自安第斯山脉的欲望》《带幺哥一起上路》与《主动失踪》。这些作品不仅曾经在《民族文学》《人民文学》与《中国作家》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而且广泛被《小说月报》与《小说选刊》等转载,显示出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准。 从题材与主题看,这部小说集更是称得上书写云南乌蒙山区精准扶贫伟大工程的华美乐章。通过这部小说集,吕翼以史诗性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党和政府在云南乌蒙山区实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进程与辉煌成果,并从政策理论与民族文化等层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不乏真知灼见的深层次思考。 吕翼深知,发起脱贫攻坚战,与贫穷作战,消灭贫穷,解决贫困人口脱贫,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的使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也是贫困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由衷心愿。对他来说,用文字记录故乡——云南乌蒙山区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讴歌脱贫攻坚给云南乌蒙山区带来的划时代新变,是个人的荣幸,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让文学接地气、关注与思考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正途。 小说集《生为兄弟》没有回避对云南乌蒙山区贫困状况的描写。作为在云南乌蒙山区出生与成长的彝族作家,吕翼对云南乌蒙山区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有着深切的认识,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对于云南乌蒙山区告别贫穷历史的重大意义。吕翼感同身受地认识到,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云南乌蒙山区各族群众长期以来深受贫穷困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已然成为乌蒙山区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竹笋出林》中的彝族村寨——背篼村一直就是一个穷村。千百年来,由于地处偏远、山高水深与交通不便,加之战乱、自然灾难频发与文化教育落后,“穷鬼苏沙尼次”扼住了背篼村人的“脖颈子”。过去,背篼村人的祖先从平原地区来到乌蒙山深处的背篼村,为的是躲避战乱。而和平时代来临之后,背篼村人却仍旧陷入贫困不能自拔。担任了30多年的村支书勒吉长期困惑不解的是,“历朝历代,从上到下,就从没有谁能把穷鬼苏沙尼次赶跑”。背篼村人惟一能做的,便是对穷鬼苏沙尼次异口同声的诅咒。他们一生最大的心愿,是要“把穷鬼苏沙尼次赶跑”。《来自安第斯山脉的欲望》书写了青年男子格布沦为光棍汉的生活情景。因为娶不起妻,格布只好把玩具娃娃当成妻子,这种日子既辛酸又难以启齿。格布做梦都想讨到老婆,当光棍汉说到底是因为贫穷。 以云南乌蒙山区为地域背景,主要以扶贫干部进入彝族村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故事主线,表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与贫穷搏斗并最终战胜贫穷的时代洪流与伟大壮举,是小说集《生为兄弟》的主要特色与重要主题。吕翼发现,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无论是政府下派的扶贫干部还是云南乌蒙山区各族干部群众,他们心中的一个共同目标,便是向贫穷开战。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目标,形成了干部、群众共同的使命和共同的责任,充分挖掘了人的智慧、潜能与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人的勇气,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最终汇成了精准扶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巨大力量。小说集对此进行了生动的艺术再现。 《马腹村的事》中的泽林是省住建局科级干部,被上级下派到金沙江边彝族村庄——马腹村担任扶贫队长。对他来说,扶贫不仅是党的工作需要,体现着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也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与价值的事业。在马腹村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不忘初心,克服家庭困难,竭尽全力为群众服务。他争取到巨额资金,一年内就修通了村里的出山公路,避免了村子被整体搬迁的命运。彝族群众因此对他感激不尽,欲杀羊、唱歌跳舞为他庆功,他却头脑异常冷静,教育群众“脱贫工作才开始”,继续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按脱贫标准改造旧房与危房,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旅游业,化解村主任木惹与原彝族头人后代尔坡之间的恩怨,输送大批村民到尔坡、吉娜夫妇在省城开办的装修公司、服装公司打工,最终使马腹村脱贫攻坚真正开花结果。 《生为兄弟》中的贺南森是省交通厅的一位处长,年近五十,被分配到曾经工作过的某县担任倒马坎村扶贫队长,与曾经结拜的兄弟、马腹村扶贫队长马多不期而遇。扶贫的重任使二人冰释前嫌,并肩作战,相互支持。两年内,二人都如期完成了所负责村寨的脱贫攻坚任务。贺南森经受了脱贫攻坚的思想洗礼,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工作一年,并把省级优秀扶贫队长的荣誉让给马多。在泽林、贺南森等人身上,显现的不仅是他们作为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而且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在贫困村庄的落地生根。 从政策理论与民族文化等层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深层次思考,多角度、多侧面地观照并思考脱贫攻坚的矛盾、困难与出路,是小说集《生为兄弟》的重要贡献,显出吕翼善于思考时代重大命题的创作个性。吕翼注意到,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政策扶持必须与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等紧密结合,外在的帮扶必须通过内在的转化才能奏效;脱贫绝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物质脱贫,而是物质与精神全方位的脱贫。小说集《生为兄弟》在记录脱贫攻坚伟业的同时,融入了吕翼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独特思考,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叙事中显得别开生面。 《竹笋出林》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如何培养与使用贫困村庄本地干部或人才,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的问题。58岁的勒吉是一位为人正直、艰苦朴素与任劳任怨的村支书。然而,文化的落后、观念的保守与生活的封闭,导致他难以在脱贫攻坚战中挑起大梁。相反,他曾经不成器的儿子吉地却不经意地从一棵弱苗成长为一株大树——高中毕业的吉地经过在本地的商海沉浮与在东莞打工创业的磨砺之后,终于成为有政治觉悟、有经济头脑、在家乡脱贫致富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公司老板。勒吉、吉地父子间的代际冲突,显示出新旧两种文化观念的矛盾。吉地的成长,昭示着在贫困村庄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德才兼备、与时俱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本地人才能历史性地走向基层领导岗位,挑起时代重担。标题“竹笋出林”的象征意味,在吉地成长中得到生动显现。 《带幺哥一起上路》则重在表现贫困人口精神脱贫的任重道远。在实施脱贫攻坚战中,政府为包括格达在内的需要搬迁的一部分村民在县城旁边修建了幸福家园。可进城看房那天,格达执意带着家中形影不离的那匹马——幺哥乘电梯到达了16层楼的新家,并预先给幺哥分配了今后居住的房间。显然,幺哥是一个象征体,象征着乡村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村民身上的根深蒂固。像格达这样的村民在物质脱贫之后,精神脱贫将会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生为兄弟》还彰显出城市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基层煅炼的重要意义。就作品中的贺南森来说,扶贫不光是他对贫困人口的帮扶,而且是自己作为机关干部保持身心健康、增长才干与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用他的话说,他来到倒马坎村,“不是扶贫,是接受扶贫”。扶贫点的工作与生活、新鲜的空气、天然的食物及药材,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恢复了他的健康,乃至治好了他与妻子的不育症,而且让他精神上返朴归真,从个人仕途升迁或名利羁绊中挣脱开来,重新找回了党员干部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丰富了实践经验,愈益成为一名优秀的后备干部。 缘于吕翼的彝族身份、对彝族文化的精彩书写及对云南乌蒙山区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这部小说集还洋溢出浓郁的彝族文化气息,显现着云南乌蒙山、金沙江一带山高水险、风光绮丽的独特地域风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