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今年科幻读者票选的获奖小说,都在关注现实问题


    前天,2020年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即“引力奖”的获奖结果,在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上揭晓。
    最佳长篇
    《记忆偏离》作者:吴楚
    最佳中篇
    《人生算法》作者:陈楸帆
    最佳短篇
    《孢子》作者:糖匪
    《后意识时代》作者:苏民
    最佳翻译引进作品
    《自指引擎》作者:[日]圆城塔,译者丁丁虫
    引力奖是一个由科幻作者、评论者、从业者筹办的奖项,已经举办过两年,取得了科幻受众和媒体的相当关注。它采用雨果奖这一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科幻大奖的规则,以缴纳会费的会员投票方式来决定奖项的入围和归属。这一投票机制所希望选出的,是每一年度被最多人接受,而不是只有部分人推崇的作品。因此,这五部作品,是2020年得到了(参与投票的)中国科幻读者最多认可的作品。与去年的引力奖作品相比,今年的作品,明显从“重视奇观和设定”,向着“重视社会现实问题和关怀”的方向发展。几篇小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关于历史、社会与个人之间沉重而宏大的命题,并在细致的生活细节描绘和人物的重要选择中,寻找某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答案。
    《记忆偏离
    作者
    吴楚,新锐科幻作家,电视制片人。已完成八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极具“现实主义”风格,擅长在科幻的背景下,构筑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长篇故事,具有较强的影视改编潜力。主要作品包括:《长生》,《未来之罪》(获2017年科幻光年奖最佳长篇奖),《无光之地》(获2018年燧石文学奖最佳幻想小说奖),《记忆偏离》(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最佳长篇,入围2020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2020年七月出版新作《幸福的尤刚》。另有长篇科幻作品《背叛文明》《致命干预》《灵魂寄生》预计2021年出版面世。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当代城市Y市。一场奇怪的关于记忆的疾病开始出现和蔓延,一开始是一个单独的病人,然后是几个,十几个……到小说高潮时,全市有接近一半的人患上了这种病。
    许多人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世界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你身边躺着一个陌生人,说是你的爱人。而你记忆中已经认识了好几年的爱人,却不认识你了。你看到了记忆中已经死去的亲人,或者记忆中昨天还在一起吃饭的亲人,现在已经离世了。你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陌生的新房子里,这里似乎是你的家,但你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这座房子。
    最初,这些人被当作精神病人进行治疗,但很快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所有记忆发生错乱的人,似乎记忆都是相通的,共同记得一些现实世界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比如去年时某地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本市某位领导人被双规下台了……好像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平行世界。
    经过核查,所有人记忆产生分歧的时间点是三年前,每一个得病的人,最近三年的记忆似乎都突然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平行世界中的三年记忆。
    本故事主人公是一对兄弟,哥哥是精神科医生,在病人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已经因为工作辛劳在岗位上去世了的劳动模范。弟弟是一位公司白领,也患上了这种病,他记忆中的恋人在现实中已经和他分手,枕边睡着的却是他并不认识的另一个女友……兄弟二人为了找到真相,开始四处调查奔波。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常见的科幻题材,传统的写法往往是围绕个人视角来写,当把这些题材放到社会整体的角度,它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作品,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比如,时间循环题材,我们见过很多例如《土拨鼠日》这样一个人陷入循环的作品,但是当宝树在小说《时间之墟》里,让这个设计作用于整个地球时,就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社会形态。
    本书《记忆偏离》也是如此,关于单个人的记忆出现偏差,历史上的作品数不胜数,不仅科幻作品会用,许多主流的小说和电影也常常涉及。
    但是将它放到一整座城市,尤其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当代生活的城市,就成了一个超级的思想试验。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社会关系网络,完全由我们记忆构成的人格维持着,记忆偏离一旦降临,患者会立刻变成另一个人,围绕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会立刻重新洗牌,一场局部的社交地震就会爆发,而城市中这种地震交替出现时,正常的生活秩序早已天翻地覆。
    《记忆偏离》借着社会中个体的记忆关系的改变,展现了无数的案例。
    一个小女孩在记忆中父母离婚了,而在现实中,父母家庭关系完好如初。
    一位妻子,在记忆和现实两个世界的相亲中,选择了不同的结婚对象,面对贫富差别悬殊的两个家庭环境陷入了迷茫。
    主人公兄弟中的弟弟,在记忆被改变后,坚信自己是个好人,然而却怀疑在现实中的自己是否因为嫉妒而杀过人……
    小说在内容上更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人们需要依靠自己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的记录去确认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经历,城市化进程的建筑分布和拆迁是破解记忆偏离症状的转播过程的重要线索……
    记忆偏离症只是一个契机,让我们窥探到了无比复杂的社会人生中不同的可能,而最幽深曲折,打动人心之处,在于人物每一次刻骨铭心的选择。
    本书的作者吴楚,已经发表出版过多部长篇科幻小说,正如其《长生》中,社会各阶层对用永生技术的关注,《幸福的尤刚》中,记忆治疗技术对于底层乡村伦理的冲击。
    在他的作品里,往往蕴含着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传统。
    科幻的设定和点子自然是重要的,关于技术细节的推演自然是要求精密的,吴楚在这几个方面,做的都很出色,然而他真正最关心的重点,其实是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里,最底层的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的变化。
    《人生算法
    作者
    陈楸帆,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及艺术系,科幻作家,编剧,翻译。美国科幻作家协会(SFWA)成员,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CSFA)会长,Xprize基金会科幻顾问委员会(SFAC)成员。曾多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国内外奖项,作品被广泛翻译为多国语言,在许多欧美科幻杂志均为首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代表作包括《荒潮》、《未来病史》、《人生算法》等。曾在Google、百度及科技创业公司诺亦腾有超过十年的管理经验,现为传茂文化创始人,聚焦泛科幻领域的IP开发,科幻科普传播,以及科技与文化艺术产业的跨界合作
    内容简介
    广东农村老人韩小华在他七十大寿的这一天,陷入了沉思,他子孙满堂,一生似乎很圆满,然而也有不少遗憾和心结:老伴因为延误治疗而病逝,少年时跟哥哥抽签输掉,没能去上大学……如今,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生活似乎非常方便了,然而当人逐渐被代替,他似乎也迷失了活下去的意义,教育水平不高的他已经理解不了这个时代了。
    他决定自杀,却被他的哥哥韩大华察觉了,身为顶极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哥哥将他接进了自己的高科技大厦,体验还在试验中的“因陀罗”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读取和修改人的记忆节点,让人在沉睡中进入虚拟世界,回到人生历程中的某个节点,换一个方向重新度过新的一生。然而由于生理限制,每个人只能体验三次。
    韩小华三次回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某个节点,渡过了三个不同的人生,每一次当他回到现实,都恍若隔世,对世界和生命有了新的体悟,最后,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要活下去。
    小说的全部情节,围绕一个能够让人物在虚拟世界中重新走过另一次人生的装置“因陀罗系统”展开。
    尽管对这个神奇的系统,陈楸帆给出了详细的技术解释,但是不难看出,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幻想文学叙事主题:黄粱一梦。
    叙事套路的简单,意味着作者对于叙事内容有着足够的自信,而陈楸帆确实有这种资本。
    近年来,可以看到陈楸帆的科幻创作有着明显的转向,其作品中的地域性色彩越来越强,多部作品集中表现广东地区的时代和人文主题,例如《荒潮》中对于作为电子垃圾集散地的广东渔村的赛博化书写。
    在本篇小说中,主人公韩小华几次重生,始终活跃于他笔下反复强调的“大湾区”——包罗了港澳、广洲、深圳等广东经济最发达,近几十年来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
    韩小华的前两次重生,身份分别是当年抽签战胜哥哥,上了大学的知识分子,和已经有了两世经验后,从青年时期开始经商,建立广阔商业帝国的企业家。
    每一次,都是从几十年前一穷二白的广东农村出发,借助自己对于时代信息的把握,一步步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直走到近未来高度信息化的未来中国。
    他如何应对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何抓住改革开放浪潮的商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和海南地产热……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主角不只是韩小华这个人物,而是整个广东大湾区,这个有着特殊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人们,在剧烈的时代变化面前的人生选择。
    这是一个可以写几部长篇的题材,但是陈楸帆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重生爽文来写,而是选取了对于主人公最为重要的人生部分,将内容压缩到了一个中篇的篇幅。
    故事紧密围绕的,是主人公韩小华最为焦虑的问题:自己的人生到底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走向自杀的宿命?
    现实中的韩小华,只是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他将自己的缺憾归结为人生中几次偶然的错失,尤其是少年时的那次抽签,失去了获得教育和跟上时代的机会。
    然而第一次重生,他代替哥哥上了大学,进了国企,赶上了股市,精打细算,却仍然被时代的剧烈变动击溃,抱着缺憾走向了相同的选择,第二次重生,他有了前一世的体验,已经是一个能够理解复杂概念的智者,野心勃勃地想利用自己的知识成为时代的掌控者,虽然看上去成功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失去了家人和妻子的爱,再次走向崩溃。
    最终,他的第三次场景,只回到了妻子去世前的那个短暂时刻,去追寻心灵的平静,并在回到现实后,与哥哥进行了长谈,对人生有了彻底的领悟。
    陈楸帆冷酷地将这个男人的内心进行了解剖,将他放到每一条时间线上,用各种可能性不断拷问,人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不管在哪一世,主人公都没有太多选择的自由,他可以回到某些关键的节点,改变人生的方向,但不管哪个方向,在广东大湾区这个被经济、时代和技术不断洗刷的地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跟上时代,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某种人生的算法,统合这个世界的信息流,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我也在不断丧失,难以找到自己人生曾经珍视的东西。
    真正困住人物的,不是某个命运的巧合或者邪恶的力量,而是全球化的技术浪潮,对于还没有始应这种变化的局部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的冲击。
    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变化实在太快,一个人在最原始和贫穷的农村生活中走出,一路走到未来赛博社会的巅峰,这种命运之重,是少有人能够承受的,有多少人能够始终抓住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意义呢?
    《人生算法》通过一个寻找生命意义的广东人,在记忆的虚拟世界中多次不同人生的探索,为我们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技术世界寻找心灵的平静,提供了可贵的样本。
    《孢子
    作者
    糖匪,SFWA(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正式作家会员。素人幻想师,威士忌死忠。代表作《无定西行记》《瘾》等。出版短篇小说集《看见鲸鱼座的人》,长篇小说《无名盛宴》,2013年起,共有10篇短篇小说陆续被翻译到英美法澳日韩意西等国家发表,两次入选当年美国最佳科幻年选。《熊猫饲养员》获Smokelong Quarterly2019年度最佳微小说提名。同年《无定西行记》获美国最受喜爱推理幻想小说翻译作品奖银奖。除小说创作外,也涉足文学批评、诗歌、装置、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2016年受邀参加上海双年展戴克曼主持“月亮会谈”(理论剧院),2018年其装置作品参加J gallery举办《科学恋物博物馆》青年艺术家群展
    内容简介
    在星球殖民时代初期,地球上被废弃的一座试验性城市,一群艺术家住了进来,同时进来的还有许多没有主人的AI机器人。
    “我”在街上捡到了一个漂亮的AI女孩,把她领回家,向她介绍自己家传的艺术:在每年的“刺影日”,向天空发射藏有特殊图案的纳米机器人烟火,机器人落到人群身上,制造出对应图案的刺青,这些刺青几天后就会随着人体的代谢消失,如同烟花般转瞬即逝。
    “我”没有告诉AI女孩的是,这些刺青是自己父亲“守门人”设计的,承载着当年一段被当局抹杀的重要历史,只有这种转瞬即逝的形式,才能躲过审查,然而,作为新的一代人,“我”始终认为父亲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与之决裂。然而最终我发现,这些涌入城市的AI机器人,其实也承载着父亲留下的记忆和历史
    糖匪的这篇作品笔法冷峻,所描绘的场景极具画面感和现实感,无论是在投资热潮中迅速建又随即衰败的城市,还是那群在工业废墟上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对应,让我们很容易进入到故事中的氛围里去。
    小说的叙事极为精巧,前半部分与AI女孩的相遇和对这个时代机器人权益的介绍,神奇的纳米技术与刺青艺术的结合,细节丰富,似乎是在遵循着某些已经成为套路的科幻传统,让读者误以为已经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然而作者笔锋一转,从主人公对父亲“守门人”的回忆讲起,突然将之前所有讲述的内容纳入了历史的维度中去,读者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不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或者纳米艺术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记忆和历史的故事,“我”只是故事的叙述者,其背后那位从未露面的父亲,才是小说真正的主角。
    “铭记历史”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想要抹消历史的力量越强,铭记者想要留住历史的努力就越显露出意义和价值。
    科幻小说这种文类,赋予了铭记者更多的手段和可能,“守门人”同时有着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属性,他能够将历史用技术手段制做成短暂的艺术品,去让人们铭记。
    可是,更多的手段并不意味个更有效,守门人几十年来的努力,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们记忆的淡忘,显得似乎毫无价值,这种否定在小说中,伴随着作为叙事人的“我”对父亲的否定,不断地强化和咏唱,将故事的情感曲线一路向下压抑着,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这道压抑的曲线随着结尾真相的揭开,突然上扬。
    作者给了“守门人”一个令读者意想不到手段,同样是使用技术,去将原本烟花般徒劳的努力,替换为一个可以世代流传的永恒铭刻,这个转折是如此的突然,甚至直接粉碎掉了叙事人“我”作为其父亲的继承者的身份,给了读者们极大的震撼。
    《孢子》这篇小说,以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手法,提出了某种个体利用科技和艺术的努力,来在历史的洪流中铭记个人的可能性。
    《后意识时代
    作者
    苏民,科幻作家,科幻编剧。心理学专业,前产品狗。现实感薄弱,人格破碎,置身事外的观察者。三体宇宙编剧,短篇小说多发表于不存在、豆瓣、惊人院,长篇小说《小众心理学事件》签于阅文集团。短篇小说代表作《绿星》《替囊》《后意识时代》等,《替囊》获未来事务管理局读者票选「2019我最喜爱的科幻春晚小说」
    内容简介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最近的业务中,发现许多客人们都表现出了焦虑症的症状,他们觉得自己被控制了,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受自己控制的连续大段讲述专业话语,却对生活中本该有所触动的细节无动于衷,似乎说话的并不是自己。
    “我”劝说客人,也许只是因为压力过大,并且讲起了大段的心理学术语,却对窗外自杀坠落的人体无动于衷……“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想要去查明真相,于此同时,“我”还在关于女儿的教育问题上,跟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丈夫始终发生着矛盾。
    终于,人类发现,这些症状背后的真相是,人类的大脑进化了,那些有着密集知识和清晰逻辑的从业者, 其大脑发生了进化,这种焦虑症不过是快速进化中的不适应而已。能够大段报出专业话语,并非是疾病,而是进化的象征!人类终于分化成了生理上不同的两个阶级,而“我”带着同样已经进化的女儿,跟丈夫相分离。
    苏民的这个故事,使用了大量心理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将人物意识和潜意识两种形态下的表现对立了起来,并且模仿这种关于意识的划分,创造了一种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环境下独有的意识形态:“后意识”。
    人物的大脑陷入另一种意识形态,身体被自己的专业话语所垄断,自我意识和理智无法控制身体,于是,人类的一种令我们感到熟悉而又恐怖的心理状态,被描绘了出来。
    科幻小说常常根据科学理论和技术推演,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世界形态,然而,人类的理论有许多是用于解释自身的思维的,于是,当这种推演降落在我们自己头上时,科幻这种艺术形式的感染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然而,一篇科幻小说的感染力,常常并不局限于用技术推演还未发生的可能,而是能够进一步对现实已有的可能进行隐喻,我们经常能够在韩松的小说中,那种阴沉、晦涩、恐怖的氛围中,找到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影子,苏民的这篇小说也是如此。
    “后意识”所造就的这种病症:陷入深度的工作状态,大段讲述专业术语,这个过程中对于自我的丧失,并不是一个只存在于幻想小说中的状态,而是现实中我们身边许多人,包括自己的写照。
    我们非常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环境下劳动者的“异化”状态的批判,当一个人在高度专业化工作环境中被异化时,也就丧失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属性。
    苏民的小说,将人的异化状态的解释,深入到了生理和心理层面,通过形象的生活场景和情感描绘,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撕裂的未来,或者说现实:生活和人群被强制分离成两个部分,未进化的人和进化的人,正常的生活和充满专业化术语思维的生活。
    我们不再能够兼容两种状态,而是必须做一个二选一的抉择。
    于是,一切不合时宜的记忆、生活和亲人,只能被抛弃,而这种抉择,根本不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所做出的。
    《后意识时代》这篇小说,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虚拟和隐喻了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异化达到极致的形态,为我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敲响了警钟。
    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铭记个人历史,如何在社会的高度分工中对抗异化,如何在被技术剧烈改变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平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记忆链条中重整人的社会关系……这就是今年引力奖小说讨论的话题。科幻往往被认为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使命,而它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探索,将继续成为读者们所期待的重点。在新的一年里,世界和中国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的现实,又将催生怎样的作品呢?让我们期待明年的引力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