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深情的田园牧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12 中国民族报 周夏 参加讨论
在电影院复映日公布前,《第一次的离别》就在7月13日宣布将于全国影院复业第一天上映,带给业界第一缕希望的曙光。虽然在“2019艺术新作·冬暖主题影展”上,我已看过这部电影,但还是迫不及待地在复映日前往影院第二次观看。也许是离开影院太久了,这一次重温依然感动,相信片中那人与人之间本真质朴的情感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年轻女导演王丽娜在家乡——新疆沙雅县拍摄的这部处女作凭什么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摘得奖项?我想是因为稀缺。这部文艺片完全打破了我们对新疆题材电影的固有印象。它让我们看到新疆普通人真实的日常生活,没有猎奇,没有煽情,甚至没有过多戏剧化的情节,反而带来一种新鲜感的效果。导演把镜头对准了3个维吾尔族小伙伴,客观呈现了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的平凡小事,朴素、淡然、真挚、细腻,还有那带着淡淡伤感的离别情绪……就像小溪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清新隽永。 《第一次的离别》让我想到1991年广春兰导演的电影《火焰山来的鼓手》,影片展现了北疆火焰山的大漠风光,凸显了西部特色的歌舞表演,更倾向一种戏剧化的结构叙事。《第一次的离别》则是在纪录片基础上的重构和再创造,部分情节是虚构的,但人物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带给观众无以比拟的真实质感。换句话说,小演员艾萨和凯丽比努尔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他们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神情是影片最动人的闪光之处,自然流动的表演和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真实和虚拟的边界逐步模糊了,由此迸发出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这需要导演极强的观察能力、捕捉能力和再创造能力。这也不禁让人想到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何以为家》,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同样采取了纪录式的创作方法。小演员赞恩本身就是一个住在黎巴嫩贫民窟的叙利亚难民,剧情是在真实基础之上再造的,小演员的自然情绪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都是真实带来的独特力量。平等的视角、同理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是优秀导演所必备的人文素质,正如王丽娜所言:“视人类为故乡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当然,《第一次的离别》并非完全写实,它在真实基础上所作的艺术加工给整部影片带来一种唯美感和诗意,因此也更像是导演献给故乡的一幅宁静的田园画、一曲深情的牧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南疆的风土人情带着光晕、勾着金边呈现在眼前:蓝天白云、千年的胡杨木、沙漠戈壁、桑葚、棉花、葡萄架、沙枣树;夕阳西下,缓慢移动的羊群、刺猬、马、骆驼……万物皆有灵,纯净的自然环境、植物和动物都化为影片的角色。自然界带着沧桑的荒凉感,而房间装饰、人物衣饰却是艳丽多彩的,显出勃勃生机。影片开头,艾萨在两个小伙伴的陪同下四处找妈妈,3个小朋友分别穿着红、黄、绿3种颜色的衣服在沙漠中走动;影片后段,小朋友们在大树上谈理想,聊魔幻传说,风吹麦浪,美好又惬意。成年人的生活也是浪漫而诗意的,摘棉花、收玉米、放羊……这些熟悉的劳作场景都自带一种美感。凯丽比努尔的爸爸和妈妈在前景摘棉花,爸爸给妈妈唱起了自己编的情歌:“你就是百灵鸟,宛若天仙……”凯丽比努尔和弟弟在后景玩耍,人间的幸福模样莫过于此。正因为此,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有着“诗意现实主义”风格。 但是,美好中亦有苦难。影片分别以两条线索记叙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艾萨是最让人心疼的孩子,和赞恩一样,他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早熟沉郁,特别有责任感。虽然家庭贫困,但他毫无怨言,一心一意照顾生病的妈妈,给妈妈喂药、梳辫子、穿衣服,哀求爸爸把妈妈从疗养院接回家……为了给妈妈治病,他在作文中写下长大当医生的理想,这份深深的依恋之情让人异常感动。影片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它自然传达了人性的真、善、美,没有一点虚伪造作,也没有刻意去放大苦难,始终是以平静尊重的态度呈现生活本来的样貌。 同时,影片也表现了传统农耕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火车”作为现代文明的表征意象,出现在孩子的绘画里、作文里、想象中……沙雅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注定要被打破,艾萨也经历了4次分离。每次分离,忧伤深沉的音乐就会响起,拨动心弦,那种离别情绪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也是人类相通的情感,就像凯丽比努尔的妈妈所说:“每个人都要学会离别!没有人是不分别的。”当你得到一些,就意味着会失去一些,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