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在碎片中寻找》:书写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39 文汇报 杨晶 参加讨论
“白马照月明,青山无古今”,这是兴安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水墨画展的题名,凝练地勾勒出画展的主题,又在白马、明月、青山的意象中透出辽远和旷达的意境,显示了兴安浸润在绘画和文学中,通透了彼此的审美意蕴。在他的最新随笔集《在碎片中寻找》的后记中,兴安追溯他五年前重拾画笔,开始水墨艺术创作时,用了如此的比喻:“如果绘画是一颗美味的果实,那么文学便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就是攀援在树杈上的一个懵懂少年,当我两鬓斑白的时候,我终于摘到了那颗果实。” 看来文学与绘画对于兴安来说是融会贯通的,文学是他艺术创作的后盾,滋养着绘画的果实。他是一位蒙古族作家、编辑、画家,《在碎片中寻找》集中了他多年来在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及文学评论等方面的心得,时间跨度较大、民族特性鲜明,让我们有缘窥见一段历史中独特的、鲜活的人和事,我想这是这本散文集之所以命名为“碎片”的原因之一吧。 兴安的记忆具有强烈的民族底色。在散文集中,他描摹了形态各异的草原精灵——马,以及与马相关的产业发展,并自称是一个用笔墨、用心“养马”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传承和阐释了蒙古文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用画家特有的色彩感和构图能力,渲染了内蒙古草原特有的蒙古包、迷人的“杭盖”(蒙古语“山林中的草地”)、童年记忆中的“西索木”(“苏木”,蒙古语“乡”)。他展示了草原深处“那达慕”的自然本真,人们汇集到平坦的草地上,赛马球、摔跤、射箭,谈恋爱、相亲,在放牧劳动之余,尽情地放松自己。他考究了雁门萨氏的族源流变,对先贤以国为重的情操和胸怀充满敬仰。他通过这样一幅散点透视式的现实生活图景,挖掘并展示了其记忆中最为深切的民族意识。 兴安的观察细致,多角度展示了当代蒙古族的真实生活场景,思考了本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精神的变革、演进和走向。他深入思考了蒙古族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与承载了蒙古族文化和精神特质的形式变迁间存在的张力。蒙古包、蒙古袍、骑马、射箭等在文学和影视作品出现的事物正在逐步地退出牧民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砖瓦房、汽车、摩托车、电视、手机以及上网,他真诚地希望在蒙古人的生活变越来越好的同时,又不损伤民族精神的根基。他为牧场开发旅游项目感到惊喜,同时也为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可能遮蔽蒙古族文化最精彩、最具特色的部分而感到忧虑。他对蒙古族青年为完整地展示草原自然生态的努力和对蒙古族文化与传统的自信和责任感表示了由衷的赞赏……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生活方式变革对民族历史和记忆的延续造成的影响,他认为应从牧民的真实生活愿望出发,来重构我们对草原和民族的定义,弥补“真实与想象”间的“裂缝”。同时,也感召人们重新思考新时代蒙古族形象的陈述、宣示和建构寻找理想表述方式等议题。 作为同样生活在北京的蒙古族人,我常为因儿时生活环境变化而无法用本民族语言阅读和书写民族历史而感到遗憾,也曾致力于探寻蒙古族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刚性之美,试图以汉译版本蒙古史诗为中心,进行蒙古史诗研究,然而这种限于“学术性”的尝试,远离了生活实际,总显得有些“隔膜”。兴安的这本随笔,植根于他对蒙古族群日常生活的感知能力,使我们能够一窥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并激发我们去理解蒙古族人到底是如何理解、组织自身的生活的? 历史不仅存在于史家的鸿篇巨制之中,同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的历史更鲜活更可触摸。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记忆一般会指涉文化习得和文化传承等议题,而这些日常生活实践理应成为我们深入研究蒙古族的思想资源,也即从田野中发现蒙古族历史。期待兴安继续书写和记录新时代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为社会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桑多镇》: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的非虚构意义
- 下一篇:浅论新疆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