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发掘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贫困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敌人,消除贫困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发展主题。数千年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有在新时代的中国,消除贫困、全面实现小康才成为全局性的任务,而且时限、目标、措施都非常明确。可以说,中国开展的消除贫困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也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不少文艺作品以脱贫攻坚为题材,书写人们战胜贫困的时代精神。我读过不少以此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参观过书法、绘画展览,也关注过一些影视作品。
    我出生在偏远、落后的大巴山农村,每年都会回到山里的家乡,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的艰难。我听到的很多故事非常精彩,甚至觉得,只要把这些故事讲好了,就可能成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因此,关注现实、以真实作为追求的报告文学(以及相关的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等)成为书写脱贫攻坚的重要文学样式,也就势在必然。在重庆,黔江作家姚元和的《脱贫攻坚手记》就是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以一个村庄的变化为样本,书写了脱贫攻坚中的人与事,虽然样本不大,但其中所表达出来的艰难、奋进、收获、喜悦等体验,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脉动。何炬学是另一位从黔江走出来的作家。他的报告文学《太阳出来喜洋洋》有一个副标题“重庆脱贫攻坚见闻录”,采用的是另一种角度。他不是贫困户,也不是扶贫干部,而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采访、体验、解剖脱贫攻坚中的丰富案例,以“见闻录”的方式展开了他对脱贫攻坚的审视,涉及到的地域、人物、事件等更为丰富和多元。
    在中国的版图上,重庆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它是直辖市,但全市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呈现出大城市、大农村的地理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差距虽然在不断缩小,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尤其是渝东北的大巴山和巫山山区、渝东南的武陵山区,距离主城较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这些地区的发展也就相对滞后。也正是这些地区,成为重庆脱贫攻坚的主阵地。
    何炬学的这部作品让我们读到了不少精彩的故事,也读到了令人感动、振奋的精神。作品的五章分别涉及到重庆地区的文化底蕴、地理地貌及其对发展的影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探索及其成效、扶贫干部的忘我奉献、脱贫工作中升华出来的新的文化、精神、志气等等。可以看出,发掘文化、提炼精神是贯穿作品的中心,既涉及到贫困地区的原生文化,又有从脱贫攻坚中生长出来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使作品显得有底蕴,有血肉,有向度,也有高度。
    作品以《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娇阿依》等民歌开篇,并通过这些民歌将渝东南地区串联起来,这一地区属于武隆山区,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重庆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作者通过这些民歌介绍了这个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又勾勒出坚毅、奋进、喜悦的文化精神。作品还涉及到诗人子鹄的《巴女谣》和刘禹锡、黄庭坚等人创作的大量“竹枝词”,这又勾连起长江及三峡区域,将视角转换到大巴山、巫山地区。作者还以巴蔓子为例,讲述了自古以来巴人的刚毅、忠诚性格。
    这种回顾,既是对文化、精神的梳理,也是对重庆人性格、追求,尤其是不服输的精神的一种审视,并由此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在武陵山区的高山之巅,在秦巴山区的雪岭之上,在浩浩的长江之滨,在湍急的乌江谷底,在主城流光溢彩的灯影下,在大山深处的小寨子里,一种气场总是围绕着我,一个旋律总是回响在我的耳际。这旋律,就是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唱;这气场,就是“喜洋洋精神”。
    这种挖掘、提炼,找到了重庆脱贫攻坚的内在动力和奋进方向。人们正是在这种底蕴与精神的推动下,积极投身于这项伟大的工作。
    寻找致贫原因,梳理贫困状况,是作家关注脱贫攻坚的基础。他通过整整一章的篇幅追问了一个问题:一方水土能否养活一方人?这一章虽然也写到了摆脱贫困的事例,但更多的是追问、反思造成贫困的各种原因。只有找到贫困的根源,才能精准施策。作者通过五组“镜头”,以蒙太奇的方式对此进行了解读。彭水的赵绪淑是残疾人,她的老家基本上不适合人居;城口的陈明祥外出打工,但得了肺病,最终导致贫困,只有回到家乡治疗;石柱的邹国志是一个勤劳的人,但无论他怎样努力,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他因此总结了这样的心得:“这穷乡僻壤里,无论你怎么努力,如果还是传统的那些作为,那就几十年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城口的文泽尾因为家乡贫困,全家在多年前搬迁到四川万源,后来又回乡创业……第五组“镜头”没有罗列具体案例,作者说:“算了,略去吧。因路、因水、因地、因灾、因病、因难、因学,乃至因心而贫的镜头,还可以继续推送下去。就此打住吧,以上四个镜头的组接,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重庆贫困的深度是个什么样子了。”导致贫困的原因实在太多了,他也由此感受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
    脱贫攻坚的主体是置身贫困中的人们。第三章“选择: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关注的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作家通过深入采访,挖掘到了一些典型案例,并对这些通过自己的方式摆脱贫困的群众进行了多侧面的解剖。彭水人谢清因为妻子得病,成了贫困户,但他通过养牛摆脱了贫困,还从中获得了自己的心得:“要养好牛,你得把自己变成一头牛。”这句话深含哲理,正是作家所挖掘的重庆文化精神的现代延伸。黔江的王贞六年近古稀,但他还在四处追花养蜂,同时带动乡亲参与其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他说:“七十岁的人了,自己也像一只勤蜂,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种追求的背后肯定有精神因素的支撑,作家也从他身上发现了责任感和崇高感。巫溪的李绪斌是一个残疾人,从小就没有尊严,他做过各种生意,但最终还是在家乡养牛而脱贫,还借牛给乡亲饲养,使他获得尊严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了。彭水的任天英对高位截瘫的爱人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十九年,既体现了她的不服输精神,也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酉阳的乔戍仙本是一名留守妇女,但在外打工的丈夫、儿子在工地上摔伤之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肩头,她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了,而且在镇上修建了门面房,开办了民宿。陈朋来自石柱县中益乡,父亲去世,母亲体弱,哥哥残疾,虽然勤劳,但家庭环境改变不大。他甚至通过酗酒来麻痹自己。后来,他参股了村里的药材种植基地,并参与管护,很快脱贫。2019年的4月,总书记到石柱考察,查看了他家的粮食储备,还在他家院坝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一家人都感到无限光荣。他积极申请入党,成为家里继外公、母亲之后的第三代党员。这些案例来自不同的区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成为贫困户,但作家抓住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勤劳、奋斗摆脱了贫困,其中一些人在自己富裕之后,还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体现出一种责任和担当。
    当然,既然是国家行为,脱贫攻坚就不只是贫困户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积极参与的事。在重庆,到2019年9月,从市、区(县)两级选派的贫困村第一书记达到1918人,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含乡镇街道选派)17000多人。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王增恂,带着妻子一道下乡扶贫,是首个把家临时搬迁到偏远乡镇的副厅局级干部,也是众多扶贫干部的代表。重庆还组建了18个扶贫集团,集中对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进行帮扶。2014年以来,有12名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工作一线。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脱贫攻坚是国家在最近几年的头等大事,因为消除贫困是对人权的最大尊重,是共享理念的切实落实。用何炬学第四章的命题来体现这种追求非常贴切:“帮扶:用的是洪荒之力”。作家选择了5个扶贫干部作为典型,称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助力者”,通过一些事例挖掘他们内心深处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尤其是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5个扶贫典型,身处不同的地域,工作方式各不相同,赵茂兴在秀山的富裕村修路、种植核桃、中药材、高山蔬菜;王运洪在黔江的双石村解决饮水问题、发展产业,自己垫钱购买茶树种苗、肥料,组织村民参加培训,甚至打算将家里的房屋抵押贷款;游四海和钱代彬在武隆的艳山红村整治环境,发掘文化,通过美化环境带动人心的美化,使艳山红村真正红起来了;罗燕在城口联丰村修路、建房、抓产业,四处奔波为村民解决具体困难,使村庄美起来了,富起来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栗春容,她本来在外打工,收入不错,但最终却担任了奉节县草堂镇的失能供养中心院长,护理各种类型的失能人员,解除了他们家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心情、有时间投入到脱贫之中。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中,很多人为消除贫困付出了聪明才智,付出了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只有在中国,我们才会见到这样的案例,而且是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
    在扶贫工作中,扶智、扶志是根本,只有变输血为造血,才能避免脱贫之后的返贫。在作品的第一章,作家梳理了重庆的历史文化,挖掘了重庆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是支撑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成果的财富和动力。而在具体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这种精神经过现实的融合、提炼,又会生长出新的精神,成为新的动力。因此,作品的最后一章虽然篇幅较短,但它所关注的内容却值得我们深思。作家介绍了“中国诗城”奉节县的鹤峰乡莲花社区的农民诗社和他们的作品;还介绍了一首歌曲《牵挂》,是写扶贫干部牵挂、关爱贫困乡亲的:“趟过湍急的河流,翻过陡峭的山峰,脚踩泥泞的小路,我们去搬掉贫穷”,深情感人;来自酉阳车田乡贫困家庭的12个孩子,被特招到重庆市杂技团学习,开启了扶贫工作新方式,孩子们既学到了本领,又领悟了一种精神,返回家乡之后,自然会给家乡带来新的活力,也带来生机和希望。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结构上的演进逻辑大致是这样的:挖掘重庆的文化底蕴、寻找导致贫困的根源、讲述“奋斗者”的脱贫故事、赞颂“助力者”的全心投入、提炼脱贫攻坚中生长的新精神,最终形成首尾照应、以文化和精神串联、以脱贫扶贫故事支撑的文本结构。这看似闭环式的结构,在建构作品整体性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再生性——新的时代精神将引导脱贫攻坚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何炬学是一个多面手,他写小说、写诗,也写散文和报告文学。他的报告文学中有着小说般的故事,有着诗歌般的追求,注重对精神和内在世界的挖掘,对语言的提炼,由此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他注重作品结构和内在逻辑的处理,使我们在众多案例中不会迷失,而是顺着总体的演进线索,一步步深入到作家所关注的现实之中,深入到崇山峻岭之中,深入到奋斗者和助力者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并由此体会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深厚、时代的博大和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读到的不是单个的人,不是单个的事,而是一幅广阔的画面,是千百年来无数代人梦想的实现。当然,相比于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何炬学所关注的案例,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但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效,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也看到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壮美图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