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的冲突和弥合——评金昌国短篇小说《秋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2:11:23 文艺报 安殿荣 参加讨论
都言情义无价,但情和义有时就像忠和孝一样,很难两全。朝鲜族作家金昌国在短篇小说《秋分》(刊发于《民族文学》2020年第4期)中,就是将人物放在了亲情与道义不能两全的境遇之中。 秋分的母亲过世,为了省一个人的路费兼有人照顾家里,秋分执意让二女儿小吉独自留守。老相与小吉的父亲老于同为矿区职工兼至交好友,老相的女儿小慧又与小吉年龄相仿,关系十分要好,两家自然相互照应。小慧在一个大雪封门的日子陪伴小吉,两人却因煤烟中毒而双双丧命。悲剧总是不打招呼便突然降临。老相和庄红夫妇只有小慧这么一个健康的孩子(另有一个头部畸形的儿子),庄红几乎疯了,但她和老相并没有埋怨老于一家,更不要老于和秋分送来的一分钱。这份情义债,便重重地压在了老于和秋分的肩上。于是,像男人一样好强的秋分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撕心裂肺的决定:把自己家的小女儿小祺,送给老相和庄红抚养。 小说以老于和秋分怯怯地准备参加小祺的婚礼开场。当年那个铁石心肠的女人已经老去,而曾任由命运摆布的小祺,已经长成一个似当年的秋分一样能干的女人,她用无视与冷漠,报复着当年狠心将她送走的父母。接下来,作者在当下与往昔的闪回中讲述了这个颇具时代感和地域特点的悲伤故事。 首先来看秋分。在我们生活的北半球,秋分作为节气,意味着这一天昼夜等长,而秋分过后,则昼短夜长,一日寒似一日。作者给这位母亲起名叫秋分,应是对人物命运和遭际的一种预示。秋分是上世纪50年代人,这一代女性与国家共同成长、共同奋斗,从而养成了敢于吃苦、不甘人后的性格特点。秋分很要强,她若干起补墙攒瓦的活,连男人也要逊色几分。这种要强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能对别人有所亏欠。所以当小慧被他们家连累丧命,而老相夫妇又不要一分钱赔偿的时候,秋分做出了将小女儿小祺送给他们的决定。秋分是个“狠”人,但又不是单纯的狠,作家把秋分的狠与她的无奈、她的心痛揉到了一起。她一次又一次将小祺从这个家里往外推了出去,其中蕴含着讲情义、好面子、好强,以及其他复杂的内心挣扎。通过一系列细节,作家塑造出了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物典型。 小说呈现了北方小城镇中两个家庭之间的复杂关系。相似的遭遇、相仿的生活水平,使这两个家庭贴得很近。他们经常走动,互相帮助,又互不亏欠。老相平时总在老于家吃喝,两家关系好,得知秋分母亲去世,他们随的份子自然要强于别人,于是两人“到矿商店扯了一块毕叽布料,用红布包好,送给了秋分。毕叽布料是稀罕物,庄红几次想做一条裤子,心疼钱没舍得”。若干年后,当他们得知小祺的哥哥宝子出了车祸、身体残疾后,做出了要与老于家一同照顾宝子的决定。在小说中,两个家庭及其成员,在不断的付出、关爱之后,内心逐渐走向平和,并暗示了一种重新团圆之象。但是,经历过伤痛,想要重新弥合,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小说中,作者把主要家庭成员的情感刻画得非常饱满,也非常克制,比如哥哥对妹妹的暗中探访与保护,妹妹的偷偷潜回和远远观望,都让人泪目,且人物性格的发展也很符合逻辑。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关键细节,作家生动塑造了秋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还描绘了北方两个家庭之间的复杂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