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语言的局限性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15 《现代语文》 宗桢 刘雪芹 参加讨论
摘 要:从词汇、语音、语法和标点符号四个方面,探讨微博语言在使用中所呈现出的局限性。词汇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生造词频出,其具体诞生大致遵循缩句成词、旧词新指、同音替代成词、并词成字、拆字成词、数字和字母成词以及混合各类元素成词七种方式。语音的偏离主要呈现为谐音偏离、合音偏离和拟音偏离三种类型。句构的混乱集中表现在过度的词类活用与构句不严方面。标点符号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省略标点、错用标点与滥用标点三种形式。微博语言的局限使得语言市场乱象纷繁,因此,探讨微博语言的局限性对改善语言环境、助力汉语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学;微博语言;局限性 作者简介:宗桢,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雪芹,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的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公众话语权的发掘与扩大使得微博迅猛发展,进而催生了“微言微语”的诞生。与此同时,话语权的扩大意味着准入门槛的降低,语言素养不一的网友纷纷参与到新兴事物的发布与讨论当中,在充分反应时代特征之余,也挑战着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针对语言零度偏离的界定多从词汇、语音、语义和语法四个角度展开。李朝军(2010)结合王希杰教授的零度偏离理论,从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偏离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背后的隐藏原因[1]。肖小月(2017)也根据零度偏离理论,分析语音、词汇和语法中的偏离形式所产生的正负偏离效果[2]。王贝贝(2018)运用模因论来解释和分析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复制与传播[3]。金艳丽(2018)对流行语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特征分析[4]。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负偏离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词汇、语音、语法、标点符号四个方面着手,拟对微博语言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一、生造词频出 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首次整理发布,使人们意识到生造热词的普及度之广,形式风格之多样。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公布2018年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其中,佛系与杠精便是典型的生造词,在被广泛使用后,逐渐成为网友字典的默认词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自媒体时代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拥有必要的设备和最基本的能力,就可以在自媒体时代进行发言,甚至在特定议题上还能建构不受精英阶层掌控和影响的大众话语权。”[5]话语权的开放带来了创作网面的扩大,热门词汇从基数巨大的网民创作中持续产生,裂变传播。从最初的“宅男”“宅女”“给力”“70码”等词席卷全网,到今日微博热搜的热词频出,热度周期缩短,生造词已经摆脱了形式束缚,成为人人可拟的表现形式。 一般情况下,生造词从热点事件中衍生而来,在后期的传播当中,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意的导向也逐渐明朗,最终形成词意与词性都相对明确的表达样式,在具体的话语中反复运用后形成受众的共识。生造词的具体的诞生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各种形式: (一)缩句成词 此类微博词语的产生遵循“句—词”的变化规则,常常是将句子中的关键字提取二至四个以代替原句。在提取的过程中,一般是将主语、宾语与定语省略,大多提取谓语、补语和状语中的成分。例如“活久见”,原句是“人活得久了,真是什么事情都能见识到。”以此表达对于新闻事件的诧异,这便是典型的缩句成词。类似于此的还有“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等。 (二)旧词新指 部分名词因具有显著的比喻义而在起初作为双关词使用,后因时代发展,一些并无旧例可循的新兴词义逐渐衍生,形成了不规则的双关。一部分固有名词因语音相似、比喻义突出或其他原因,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常在微博中脱离固有含义而形成新的指代。例如“肉鸡”一词原指饲养以供食用的肉质丰满的鸡,后演化成指出现安全问题而被远程操控的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正如案板上的肉,任人享用。类似的词语还有“巨婴”“潮”等。 (三)同音替代成词 此类词语一般是用同音字替代以求阅读的异质感,一般情况下替代词本身可单独成词,也常存在替代词自身为动宾结构、主谓结构或者偏正结构等。例如“杯具”表示悲剧,“鸡冻”表示激动,“蛋定”表示淡定。 (四)并词成字 此类词语从字形角度出发,将词语的文字合并为新字,新字既可是字库中现有的表意文字,亦可是不规范生造字,从字形上能明显看出原词,并且新字表示原有词意,只是在书写上追求新意。例如“壕”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护城河或沟道”,而网友将“土豪”一词合并成单字“壕”加以使用,其义不再是单字“壕”,而是与“土豪”二字表义相同的词汇,这属于合成已有文字的情况。再如“招财进宝”与“吉祥如意”二词,将字拼凑,合成的新字,则是字库中无法显示的符号,只能通过图片的形式传播,但其所表之意一目了然。 (五)拆字成词 所谓“拆字”,顾名思义,就是将字拆开。此类词语变化遵循的原则非常简洁,直接将字拆开,表意不变。例如网友在调侃歌手张惠妹身材发福时,将其名字故意写成“弓长惠女未”以通过字形表达肥胖。类似于此的还有“走召弓虽(超强)”“十月十日(萌)”等。 (六)数字和字母成词 数字成词在社交软件中的存在时间较其他形式更为久远。如“886(拜拜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均存在甚久,在网友脑中根深蒂固。近年来,数字热度也并未减退,如“7456(气死我了)”“847(别生气)”“3166(撒由那拉,意为再见)”。较之10个数字的搭配,26个字母的搭配遵循更多种组合方式,如首字母缩写式:“XDJM(兄弟姐妹)”;又如以片段指代一类事物式:“任意中文词+ing(表示进行中)”,例如“吃饭ing”“作业ing”。 (七)混合各类元素成词 此类混合式的表达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纯粹依靠网友喜好。可将以上所说的六种形式杂糅使用。此类混合词在辨义上的困难并不大,但多种元素的混用,常使得阅读的流畅度降低,也使得句子的结构不严谨。如“I服了U”“3H学生”等词句的使用。 总之,一方面,微博词汇的诞生使得交际语言活泼生动,但另一方面,生造词在没有得到充分传播的情况下,其表义有可能会遭到误解或者不解。尤其在非娱乐化传播的过程中,千奇百怪的衍生词有失文本的庄重,影响语言的流畅度与准确度,使读者丧失最优质的阅读体验。此外,部分生造词经过充分的传播后,形成了广泛认同的语义和基本固定的词性,久而久之,会成为网友使用的高频词汇和默认词汇,进而逐步渗透到相对正式的行文当中,导致在微博之外的各类文本的不规范。 二、语音偏离 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它在传播中表现出的偏离现象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语言的规范。肖小月(2017)指出,微博语言的语音偏离主要以谐音、合音、拟音和押韵等四种形式呈现[2]。本文认为押韵不属于语音的偏离,以谐音、合音、拟音三种偏离为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从实例中把握其表现形式与偏离规律。 (一)谐音偏离 谐音偏离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在音调上的偏离。此类偏移易于辨认出原词,对表义影响不大,但会使得语言的流畅感略有下降。例如“感到鸭梨(压力)”“肥肠(非常)厉害”属于同声母同韵母但不同声调的偏离,偏离过后新的读音本身也可单独成词。 第二种形式的谐音偏离则是在改变了原词音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偶”代表“我”,“伦”代表“人”,“发儿”代表“花儿”。此类偏离形成的门槛较低,一般具备声母相同、韵母相同、音调相同中的一项便可成型。在特殊情况下,这三要素中有一项相近也可达成。不同结果的转换也可以是来自相同的字,如“老阔”代表“脑壳”,而“阔落”代表“可乐”,此处的“阔”既可是“壳”的谐音,亦可是“可”的谐音,并无规律可循。 还有一种形式比较特殊,即来自于数字与字母的谐音偏离,这种情况也较为常见。如“94(就是)”“148(一世发)”“3Q (thank you)”等。近期出现的“skr”一词,则集各类特殊于一身。“skr”一词本无具体含义,因为一位明星无意中用为形容词,来表示一种嘻哈态度或表达气势,在之后的传播中又被网友于语音上偏离,作“是个”用,如“他可真不skr(是个)东西。”在更进一步的传播中,又可作近音字的代替词,如大连一方足球队的外援卡拉斯科,在微博新闻中被称作“卡拉skr”。这里不仅利用谐音链接流行元素,而且能使用“skr”诞生的早期意义,形容他掌控球赛全场、势如破竹的气势。 后两类偏离在没有了解原发事件的情况下,常使人产生不当联想,含义难以准确拿捏,甚者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 (二)合音偏离 此类偏离是在语流中形成的,将快读之后数字连音近似某独字的情况发掘出来,用这一个字代替原词或数个不成词的字的读音。一般情况下,一字代表二字的读音。最早进入视野的当属QQ时代的“表酱紫(不要这样子)”,“不要”合音成“表”,“这样”合音成“酱”。在后来的衍生当中,也融入了其他元素,如“miu”表示没有。合音偏离使词汇简化,有意弱化卷舌音与后鼻音的发音,便于拼写却也影响语感。 (三)拟音偏离 此类偏离表现形式不限,准确拟声即可,是对现实语言及类语言的直接翻译,用各种大众熟悉的文字形式将声音进行直观地呈现。如“55555555”连读时近似呜咽声,因此用来表示哭泣;“略略略”读时舌头上下摆动,可作俏皮吐舌状的描述;“emmmm……”读时渐弱、缓慢,可用来表示一时语塞、需要思考一下或难以回答。 语音的偏离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意义的理解产生过多的阻碍,而且能够起到辅助语言韵律感的作用。但语音的偏离常使语言的倾向感更为强烈,能在正常表意之外产生娇嗲、爽利、野蛮等原先词语中所不能表达出的语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使得语言的欺骗性更为突出。 三、句构混乱 句构的混乱表现在词汇与结构两个方面。词汇是句子的砖瓦,过度的词类活用导致词性的模糊与不规范,因此,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便会不清晰,直接影响句子的完整性与严谨性。在构建句子的过程当中,严格遵循主谓宾的方式被网友认作不够时尚,因此,经常将句子做无规律的“裁剪”“装饰”和“移位”。 (一)词类活用泛滥 在当下的微博语言中,出现了“任意词汇可动词化”的语言现象。例如“不知道你就微博一下”中的名词“微博”作动词用;“我再美十分钟就出门”中的形容词“美”作动词用;“浪完回家”中的“浪”本为名词,后在微博语言中演化为喜欢玩耍,普遍用作形容词,在这里又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表示过度玩乐。 除了大面积地向动词偏离,其他类型的活用基本没有章法,几近任意活用。如“还有这种操作”中的“操作”一词为动词活用作名词;“你就是个菜鸡”中的“菜”为名词作形容词用,形容劣质、不合格;“我劝你善良”中的“善良”为形容词作动词,意为做个善良的人。 (二)结构不规则 结构的不规则主要表现为成分残缺、成分赘余与随意倒装。首先,官方微博的话语大多采用主谓结构,但在非官媒的语言中,尤其是个人用户的语言中,常常将主语省略,例如“太帅了吧”“别闹了”“清醒一点”这些非主谓句就是典型的成分残缺。其次,成分赘余主要表现在形容词或程度副词的叠加上,如“这样优雅的美丽的可爱的美妙的小姐姐真是百年难遇啊”“我十分无敌特别超级想吃一个汉堡”。最后,微博语句最大的结构问题就是随意倒装,以求话语的新鲜质感。例如“狗肉节太残忍了吧也”,又如“这消息五分真最多”,不仅口语化突出,而且严重影响话语的自然表述。 相比于词汇和语音的不规范,句构的不规范所带来的“语法隐患”更为突出。在词性随意变动的风潮下,词汇形成更多的组合方式,而且在句中充当的成分逐渐模糊。组合定式一旦形成,便会形成更多类似于“任意词汇可动词化”的定向偏移。定向偏移如果最终未能形成规范且广泛适用的语法点,便会妨碍处于语言习得期的青少年的正确获取,产生误导。受众对句子结构混乱的宽容态度使微博语言的片段式发言、个性式发言、情绪式发言现象愈演愈烈,不仅无益于话题讨论获得相对客观辩证的结果,也会更加助长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加深。 四、标点乱用 在微博语言中,标点符号的乱用是最为普遍的,也是覆盖面最广的。乱用一般表现为随意省略标点、错误地使用标点与滥用标点进行表意。这三种误用大面积地存在于微博的自媒体与个人用户的行文之中。 (一)省略标点 在微博中,很多用户以空格的形式表示逗号、顿号和分号等停顿,以分行的形式表示句子的完结。有别于诗歌中文字的建筑美、形式美,这类分行,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也无规律可循,纯粹只是对标点的省略。虽在整体的阅读停顿上不会产生影响,但在语气的传达、全句的逻辑上会产生一定影响。 拥有424万粉丝的体育明星林丹在微博中常常因为长段的无标点文字上热搜,尽管阅读体验并不流畅,但网友却鲜有负评,认为这是来自冠军的霸气和个性,并争相模仿。长段的无标点文字需要读者在停顿处至少重复一次以确认断句,句意模棱两可时甚至无法断句,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语言的线性,对阅读造成了直接障碍。 (二)错用标点 相比于小范围“无标点主义”现象,误用标点的情形更为常见。微博中标点的误用常表现为一逗到底、不规范重复、顿逗不分、无基本标点之外的使用等。 一逗到底具体表现为,一段即一句,无论句子长短,也不考虑句子之间的联系,只用逗号作为句子停顿。这与上文提到的以空格键替代标点并无本质差别。不规范的重复主要体现在用户表达情强烈感时对标点的重复,如“太过分了!!!!!!”感叹号的叠加可以扩充情感,但并不符合标点规范。顿逗不分一般表现为用逗号代替顿号,顿号使用于同类词与词组之间,改成逗号之后,就不存在直接的并列关系了。无基本标点之外的使用的具体内涵是指除基本的逗号、句号、问号与感叹号的使用外,省略号、书名号、引号、破折号、分号等相对小频率的符号使用不当。如在表示书名号并列时,会出现常见的误用“《》、《》、《》”,正确的表达是没有顿号。此外,半角和全角符号在行文中并存,也是比较常见的错用。 诸如此类的错误,一般用户是很难意识到的,需要加强个人行文的规范与编辑素养,以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类标点符号错误。 (三)滥用标点 近年来,相对于“无标点主义”,还出现了“标点全文化”的形式。有学者指出,“现代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时代的视觉文化,视觉欣赏在艺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人们进入了一种‘拟像化’的生活,一种对于外界感知模糊化的生活。”[6]这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也体现出来。有些网民用标点组成象形符号以代替文字的表达,它们多倾向于表情和心情的传达,作用近似于表情包。通常情况下,是用来替代某一词汇而非完整的句子。如用“_(:з」∠)_”模拟“跪着”的姿态,一般用作表示向无奈的事情低头。此类符号多以标点元素构成,有时也融入其他非文字符号,以模拟形态为主。这样的使用虽然新颖有趣,但对于不明表情的读者来说,可能会难以准确了解其真实含义。 标点符号虽不直接参与话语的表达,但却在规范分句关系及表达说话人情感上有着至关重要与无可替代的作用。规范的标点使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句意与说话人态度,从而进行顺畅的交谈与讨论,这在无形中引导着网友在发布言论时理性与礼貌的形成。不仅限于微博语言,由于断句不明而产生歧义与尴尬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因此,在微博之类的语言狂欢场,如果忽略标点在表达中充当的角色力量,只会使话语的开放获得更多没有含量的结果;同时,如果过分利用标点另作它意,不仅会影响理解与阅读的流畅,也会使话语的力量大大减弱。 综上所述,微博语言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词汇、语音、语法和标点符号四个方面。在生造词方面,主要表现为缩句成词、旧词新指、同音替代成词、并词成字、拆字成词、数字和字母成词和混合各类元素成词等方式,形成当下不符合语言规范的新造词汇。在语音偏离方面,集中表现为谐音偏离、合音偏离和拟音偏离。句构的混乱通常是由词类的过度活用与构句不严所造成的。标点的省略、错用与滥用也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博语言语法特征的局限随处可见,信息的快速传播也意味着错误的裂变发展。本文对微博语言的局限性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希望在把握汉语规律的基础上,尽量规避错误的产生,为汉语的规范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能全面地分析微博语言所有的不规范之处,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在今后的研究中,必将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江西省语言学会, 2010. [2]肖小月.微博语言偏离刍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2) . [3]王贝贝.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4]金艳丽.语言学视域下的2016年网络流行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 (8) . [5]陈相雨, 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络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 2018, (9) . [6]刘露, 王全权.艺术与媒介:后技术时代的审美嬗变[J].美与时代(下), 2017, (11)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