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书写现实的理性目光和开放胸怀


    向本贵是一位非常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为什么要用诚实来形容他的现实主义写作?因为他对生活很诚实,对现实很诚实,对自己的文学书写也很诚实。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问题,也看到了希望,他会很诚实地将这些问题和希望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我们会从他的小说里,读到生活的真相,也读到一位作家的诚实之心。他最新的长篇小说《两河口》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两河口是龙坪县的一个村子。小说的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到了两河口村一派欣欣向荣和喜气洋洋的情景之中。这个村子在全县的名声都很响亮,差点就评上了县里的最美示范村,这里有成片的蔬菜大棚,有闻名的种粮劳模,村支书丁有旺信心百倍,他为两河口村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也鼓舞人心的方案,全村的人在村支书的鼓动下也一个个摩拳擦掌,但就在这样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小说的画风陡转,随着杨杰副市长来两河口村检查指导工作,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两河口村的全体村民面前:市里决定在两河口办一个西南五省周边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两河口村的三千多亩水田和旱地要全部征用,全村的两千多口人都要从两河口村搬迁出去。对于两河口村的村民来说,这是一个关乎生存和家园的大问题。征用土地,村民迁移,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这已成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常常成为农村问题的焦点。我在不少反映农村现实的小说中读到了作家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立场。无论作家们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来反映农村的征用土地,有一点则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会鲜明地站在人民性的立场上来对待这一农村现象。作家们担心普通农民在这样的征用和迁移中利益受到侵害,担心农民因为缺乏话语权而无力维护自己的公正诉求。人民性立场同样也是向本贵所有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小说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在讲述两河口村的村民迁移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保证村民们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如何让迁移的村民能够更好地生活,而小说情节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但向本贵并不是孤立地揭露农村征用土地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将其放在整个农村建设进程中来看待,因此农村土地征用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措施,关键在于征用的方案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向本贵是将两河口的土地征用作为一项正确的政府决策来设计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向本贵在书写现实时具有一种理性的目光。正是通过理性的目光,他看到了农村卷入现代化大潮的必然趋势,一些农村的土地将转变为城市用地,一些农民也将转变为城市的市民,他在小说中将这一趋势称之为“华丽转身”。向本贵早就认识到,农村要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就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老路上徘徊,农民要做好与传统告别的心理准备。十多年以前,向本贵就写过一部反映农民迁移的长篇小说《苍山如海》,尽管小说所写的移民是由于某山区要兴建水电站而进行的,但向本贵正是通过移民的故事去探寻农民因为不得不离乡背井而带来的心灵震颤和建设新家园而点燃农民内心希望的火焰。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非常明确的,要表现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在巨大的变革之中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艰难和必然,展示传统的农业文明在变革中的阵痛和新生。《苍山如海》的这一主题在《两河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
    小说大致上分两部分内容。前面的篇幅主要讲述的是给两河口村民们进行理赔的工作。后面的篇幅主要讲述的是两河口村民在迁移之后如何寻找新的生活方式。理赔涉及公平和公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检验是否真正具有人民性的问题。市一级权力机构是为了全市的经济发展而做出在两河口村建设商贸园的决定,具有充分的合法性,这一决定应该是从全市人民利益出发而作出的,那么它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首先就会从理赔工作中表现出来。小说中的杨杰副市长无疑是一个能把人民装在心中的好干部,他深深懂得理赔工作的重要性。小说写到了理赔工作中村民的不同表现,有的在房屋面积的测算上有疑问,有的要去找领导讨说法,还有的赶紧补种树苗想获得额外的赔偿,等等。难得的是,杨杰对待这一切都采取理解和体谅的态度。他告诫他的秘书:“别动不动就给公安局打电话。祖祖辈辈住惯了的热土地,突然就没了,你能让他们没一点情绪,没一点眷恋?”当他的部下阻止两河口的群众上访来找他时,他会对部下勃然大怒,说“几个群众来找我,肯定有事情嘛,要你赶来拦他们做什么。大惊小怪啊”。即使他被李万隆无意中推下河堤摔成了重伤,也丝毫不责怪李万隆,在重伤期间仍牵挂着两河口村的理赔和迁移工作。理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也能很快得到解决,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坚定把握了保证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的原则。其实,小说前部分对理赔的书写还是为后部分写开辟农民新生活做铺垫的。因为从理赔工作中凸显出两河口村的迁移所具有的人民性,是让读者能够接受两河口村征用土地和迁移的事实。同时有了这一铺垫,两河口村的村民在迁移后没有消沉和抱怨,而是各自主动寻找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合情合理了。
    面对农村的现实,向本贵还具有开放的胸怀。这就使得他能够从发展和辩证的角度去书写农村现实,既不会停留在农业文明的立场上,为往昔田园风景的消失而抒发伤感和哀怨的情绪;也不会孤立地盯着眼下的困难和问题而满足于做一个批判的勇士。他不回避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但他力图将困难和问题置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认识,他从困难和问题中看到了希望和转机。正是以开放的胸怀去面对农村的迁移现象,他才提出了华丽转身,并以小说的方式去描述华丽转身。这是《两河口》最有价值的描述。向本贵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整体趋势,农村发展在现代化的推动下,必然会有大量的农民改变身份,他们将告别土地,融入城市,要开启新生活。向本贵将其称为“华丽转身”。向本贵通过诚实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华丽转身后的丰富多姿。比如种田的劳模杨广文华丽转身后只能给别人打杂做小工,但他带着一拨人勤劳肯干,后来经过实践的磨练,成立起了一个能承接大型土木工程的公司,他也成为了公司的经理。有的村民则从安置棚的茶棚做起,有了一定基础后便在休闲购物一条街上建起了茶楼。年轻的人们更能适应新的变化,他们租一间房子,装几台电脑,就做起了电商。当然,向本贵并没有把华丽转身描述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相反他要强调的是,华丽转身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意味着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在文化心理、思想观念上都要经受新的挑战。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和寻找过程。小说重点通过村支书丁有旺的经历非常生动地表现出这一点。丁有旺是农村的一位好支书,他把两河口村建设成了最美乡村,但告别土地后他一度也找不着北了,只能靠卖苦力去城里拖板车。但他并不气馁,怀着一股认真学习的态度与城市密切接触,很快找到了创业的空间。他凭着自己的热情和诚信,将几位大学生和村民吸引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广告装潢公司,并成功地承办了香河大桥通车典礼。丁有旺完成了华丽转身,他也由衷地认同这一转变,虽然两河口村的田园风光已不存在了,但他意识到人们仍在这片土地上有所收获,只不过收获的不再是瓜果蔬菜,而是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流金淌银的聚宝盆。丁有旺虽然在华丽转身中主动积极地改变身份,但他有一点始终不会变,这就是他的共产党员的身份。他在内心里仍把自己看成是两河口村的村支书。在他看来,两河口村尽管不存在了,但大家仍然在两河口这片土地上生活。流水有情,乡音不改。他心里始终在想着要不遗余力地帮大家一把。丁有旺是向本贵饱含热情塑造的人物形象,向本贵将自己开放的胸怀也赋予了丁有旺。我们便跟随着丁有旺,看到了农村充满希望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