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玍”字考
http://www.newdu.com 2025/02/23 03:02:3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黄沚青 张涌泉 参加讨论
摘要:吴方言中,“玍”字读若滋,既可指称树桩、柴根或挖树桩等用的镢一类的农具,又可形容光秃的样子。“玍”字多见于宋元以来文献,但由于较为生僻,在传抄版刻或点校排印过程中易误作“生”字。禅宗文献中常见的“生笤帚”一词实为“玍笤帚”之误,指秃笤帚。今绍兴方言中仍保留“玍”这一方言俗字,读作[ts 52 ],其本字当为“株”。 【作者】黄沚青[1] 张涌泉[2]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12 【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19年第4期 【关 键 词】玍 玍笤帚 生笤帚 方言字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5NDJC228YB);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5M580525). ![]() ![]() ![]() |
- 上一篇:试论汉语方言的价值与保护策略
- 下一篇:廉州方言代词的内部差异及其词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