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茶花女读书笔记800字


    人心生无罪恶,所为却无往不在罪孽之中。爱恨情仇,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脱不开的题材。小仲马的处女作《茶花女》之所以一经问世,即掀起轰然大波,我想是因为他对常规,对于世俗目光的突破。
    故事以叙述的方式展开。
    阿芒尔与玛蒂尔特相对青涩、曲折的相识在我看来并非两人心灵爱火的相激之初。不过值得一看的是青年人之间对对方试探,甚至是萌发的嫉妒、自私。女主人公身份的限制,使得摩擦、碰撞与掩饰不可避免,正是这种并非一帆风顺的交流,使得作品更具有真实感。每个人都有性格的缺陷,玛蒂尔特的骄奢风流,阿芒尔过于强盛的占有欲,其实是在把两人之间伟大的爱情,极力压向平凡化。在法国社会相对动荡,上层阶级秩序混乱的背景下,情人之间轻易的结合与分离合理而且正常。
    看这本书不得不提到小仲马本身。
    
    作为大作家大仲马的小儿子,小仲马的出生并不光鲜。他的母亲与《茶》中的玛蒂尔特一样,以妓女之身对大仲马产生爱慕,珠胎暗结并诞下爱子,竭力抚养,困顿潦倒最后病死肺痨。玛蒂尔特卑贱的身份和强烈的情感,或许就来源于小仲马对童年的印象,并且这种坚忍而且奋不顾身的形象流畅地从笔尖流出,传达到纸上。从另一个角度看,玛蒂尔特也是小仲马竭力寻找的,母亲的影子。
    阿芒尔和玛蒂尔特感情的重要转折,应该是在与友偕出巴黎,到布吉瓦尔的乡间游玩那一段。有一句话“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恰巧可以形容当时的场景。两人心思放松流露,设想余生恬居乡间,开始真正规划共同的未来。此时玛蒂尔特除去身份的隔膜,阿芒尔放下在巴黎的徘徊与伪装,两颗赤诚的心与乡野田间的澄水碧天,花香鸟鸣相宜。清风徐来,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而平静安详之下,往往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两人的结局并非偶然,现实和生活的残酷将美好的设想打击到支离破碎,拆散了这一对有情人。阿父的出现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契机,代表了社会对于下层女性的偏见与鄙视,是冲突的爆发点。贯穿全书的不是恶,将两人推开的其实也并非恶,恰恰相反,是传统道义上的正直。即使玛蒂尔特拥有感情的贞洁,姣好的容颜,身份的污点始终存在,即使衣着光鲜,依旧不被世人认可……舆论的压迫最终把这段情感逼上悬崖。
    《茶花女》最后部分,玛蒂尔特的临终书信也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塑造到顶峰。字句间充斥着内心的煎熬与挣扎。不顾一切地奔赴绝路,与阿芒尔见面时的放纵,更类于献祭,以自身的销亡为所爱之人铺开前程。那把山茶素洁,却在最后一日染血,凋亡于最盛之时。
    捧书于前,在叹息佳人逝世的同时,阿芒尔的痴情也同样引人扼腕。
    悲剧的收尾带来一种精神的升华,叹他叹在生不遇隅,生不逢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