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观后感800字_观后感大全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5:11:0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秀丽的云南乡村下,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为引的《米花之味》,导演实则并没有过多的去解构这一颇具争议的社会问题,它只是成为了电影营造母女情感冲突的戏剧张力,而现代文明与传统乡村的碰撞,以及对生命饱含诗意的着墨,才是其层次丰富的内在底蕴。 《米花之味》是一部颇为与众不同的国产乡村电影,面对这一题材,电影几乎没有任何主旋律色彩,也没有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故作深沉,它让人看到的是一种毫无做作,最为真实的生活,远道归来的母亲与留守在家的女儿,母亲有着对没能照顾好孩子的自责,孩子也同样有着陌生别扭的叛逆,两人从伊始的生分到最后的和解,亲情就是在看似普通的日常中得以了勾勒。 伴随着这一尤为写实的故事展开,电影所展现的留守儿童其实与不少城市人眼中固有的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并非是一群只知刻苦学习,早早担起家庭的小大人,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也会有着上网打游戏等等叛逆的举动,现代文明对乡村生活的渗透俨然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在电影中都是透过颇具幽默意味的细节来与之呈现,这使《米花之味》对傣族乡貌的展现恰如一盘米花般散发以微甜之感。 当然《米花之味》过于平和的手法,也使电影整体看来出现了节奏涣散的问题,过多的留白虽然留给了观众足够的遐想空间,却也使电影不乏冗长之笔,太过追求文艺的表达,亦使人物的情感转变在后段上显得尤为突兀,但另一面也不得不说,随着后半段母女间隔阂坚冰的溶解,电影最为浓墨重书的一笔也由此显现,结尾处母女两人溶洞中翩翩而起的傣族舞,不仅既象征着亲情的融合,也赋予了生命回归自然的诗意。 从伊始的留守儿童,到透过日常来写实于中国乡村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再到最后对亲情与生命的艺术表达,《米花之味》令人品位的是柔美的清新之味。 《米花之味》观后感800字(二) 作者首先构架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社会分化的问题,许多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谋生,以取得更好的报酬,而且这一过程过往往是夫妻双方双双出走,留下孩子一人在农村生活成长留守儿童。还片着重关注的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 影片一开始出现的是女主人公被一小女孩祈求买两个鸡蛋(小女孩也为留守儿童),当女主看到买鸡蛋的小女孩时,变想起来自己家里的女娃,可能由此产生共鸣,便买下了鸡蛋。回到家后,女主和孩子之间的一系列矛盾激化,表现在女主希望孩子能变得更好,而女娃因为长期放养惯了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天天和周围野惯了的孩子们一起玩养出了一身坏毛病,女主想尽一切办法去纠正孩子的恶习,却因为自己长期的外出,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不信任感——女娃不愿听妈妈的话。万般无奈后,母亲打算返城去打工,据她说是因为“我在这里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城里多挣点钱”,其实是因为女娃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她的心,当然这也跟她长时间外出有关,于是她想逃避,当她开车在回城的途中又遇到了之前卖鸡蛋的小女孩,她犹豫了——电影在这里有两个处理,一是卖鸡蛋的女孩在向其他路人卖时被一声怒吼“我不要,你走开走开”,二是女主看到这一画面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她沉思什么?她也许在沉思“如果我再一次离去,那家里的女娃会不会像这个女娃一样受苦,被迫出去卖鸡蛋讨口饭吃。自己以前已经不负责了,这次回来就是想尽到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却因为孩子一些小小的陋习就打了退堂鼓,再一次把孩子推了出去,说孩子不听话,难道自己就尽到了责任,就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责任、后悔与悲悯让这个本身在离婚后情感脆弱的母亲变得更加羸弱,可是尽管这样,她仍然以自己瘦弱的躯干撑起了当母亲的责任——回乡照顾女娃。这就讲聚光灯转向了母亲这一伟大的形象,不可谓导演没有在这里下功夫,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真实——一个小人物的无奈和伟大。 影片最后以母亲和孩子在石佛钱跳的一段傣族舞蹈结束。全局剧情平淡,很少有情绪上强烈的波动,但却如茶一般,虽尝时无味,而后细细一品却觉得韵味无穷。人物形象鲜活而生动,正好射影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角——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宗教问题…算称得上是一部好影片。 美中不足的是,想谈社会问题却太过于空泛,表达还不够透彻。无关情节太多,显得剧情有点拖沓。主次人物着墨分配不当,对次要人物可适当删减剧情,增添主要人物的塑造。总之感觉就是导演想谈一些很有深度的东西却没能把它谈明白谈透彻,本来电影是个很好的表达形式——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且表达直接、精炼。但很明显导演没能好好利用好电影这种形式去表达出他的内容,力度不够。也难怪当我看完这部剧后出来时听见不少人说“我怎么没看懂这部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