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人生路 浓浓故土情——怀念汪玉良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41 文艺报 钟翔(东乡族) 参加讨论
汪玉良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汪玉良是东乡族作家文学的重要奠基者,早年以诗歌创作走上中国文坛。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李季、闻捷等诗人作品的影响,出版有《幸福的大道共产党开》《米拉尕黑》《大地情思》《汪玉良诗选》《水磨坊》等多部诗集,也曾出版长篇小说,3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我每翻阅先生的书,跟他交往的零碎片段就会渐渐弥合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一幕幕浮现于脑际。 一 最初接触汪先生,是16年前的事了。那是2003年冬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带着自己的诗集《心旅》的书稿,从谋职的广河前往省城兰州,专程拜访他,以求得同族长辈的指导。我叩开汪老的家门,做过简短介绍,就捧上厚厚的书稿,希望听听批评意见。汪先生知道我是东乡族,在基层搞文学创作多年,就给予了很多鼓励。汪先生说起东乡族文学,希望能够后继有人,有更多青年作家写出反映东乡族历史文化的作品。 其实,在此之前,我作为东乡族文学爱好者,早闻汪先生大名,拜读过不少他的作品。他是东乡族书面文学开创者,我在心里一直将他视为学习的榜样,继续走文学创作之路。 那次拜访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肩上似乎有了一种沉重的责任,要尽心尽力写作,写出好的作品,否则就交不了差似的。我之前的文学创作,有时候盲目跟风,随意性强,跟着感觉走。汪先生简短的教诲、真挚的话语,给人以启发,让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后来,我受邀前往临夏龙头山景区,参加文学创作笔会。到了会场,意外发现汪先生和高平先生也来了。我非常高兴,忙过去问好。那时我的创作处于摸索阶段,生活千疮百孔,感到极为郁闷。汪先生和高先生讲话时,我仔细聆听,想从每句话中悟出点什么。下午交流阶段,我和两位先生聊起创作上的困惑,他们给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 在甘肃,汪先生经常鼓励年轻作者,让大家多读文学名著,汲取艺术营养,掌握创作技巧,为己所用,真实生动反映身边的生活。谁若出版新书,找汪先生写序,他都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似乎亲手栽培的文学幼苗,终于结出了硕果。甚至很多年轻作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汪先生也慨然相助,尽量为大家提供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二 诗歌是高雅的艺术,是文学精华中的精华,没有一定的鉴赏力是理解不了的。汪先生的故乡在东乡,山大沟深,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老人大多没读过书,理解诗歌有一定难度。汪先生思虑再三,以唐汪川人的别号,重又拾起画笔,走上泼墨家乡山水、抒发故土情怀的绘画之路。 2012年5月,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单位在甘肃省艺术馆举办“甜蜜家园——汪玉良花鸟画展”。展出的画作,大多取材于家乡风物,尤以大接杏为最。他的画作多次参加全国画展,不少被德、美、日及阿拉伯国家文化部门收藏。《出淤泥而不染》《穿越》《戈壁之梦》《祖国之恋》《隆冬鸣奏曲》《咏梅》等入选重要作品集。2009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他“甘肃文艺终身成就奖”。 汪先生的花鸟画,传承了民族文化精髓,锐意创新,融入诗情画意,意蕴深厚隽永,耐人寻味,以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泻,呈现出人类原质的情感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风格,在当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 三 我深受汪老影响,在工作之余,默默笔耕,有不少作品发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8月,散文集《乡村里的路》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当我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汪老时,他说,早知道了,表示祝贺,你为东乡族争了光。我说,这都是受惠于您的栽培。没有您的教诲,这是不可能的。 2017年5月,在汪玉良从艺70周年座谈会上,汪先生赠送了他的《诗画人生》一书。翻开一看,收录了他代表性的诗歌、画作、散文、随笔,以及别人评论他的文章。其中,也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 汪先生由文学转入绘画,其目的是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家乡人,能够直观形象地欣赏画作,享受艺术魅力,激发爱家爱国情怀。他晚年最大的心愿是在家乡举办个人画展,送去多彩的视觉盛宴,表达浓浓的故土情怀,回报养育之恩。 一个人生命结束时,究竟能留下什么?汪先生遵从天命的安排,已悄然离去。其作品体现的艺术魅力、赤子情怀、人文精神,将会永存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绝招》的民间视角
- 下一篇:在低调中揭示正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