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储泽祥丨融媒时代的辞书生活:辞书研究、辞书编纂和辞书出版


    编者按:2019年11月23日—24日,中国辞书学会第十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储泽祥研究员做大会总结。以下是总结全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
    储泽祥研究员

    融媒时代的辞书生活:
    
辞书研究、辞书编纂和辞书出版
    
第十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纪略
    感谢与会的各位代表。感谢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特别感谢东道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感谢黄建华先生。
    本次会议我们有一致的感受。一是“温暖”。温暖来自哪里?来自阳光明媚的天气,更重要的是来自辞书学界的人气、办会方的热情周到。与会的代表大多是早上八九点钟、上午十点钟的太阳,也有处在中天的太阳,像章宜华老师、徐祖友老师、周荐老师、李宇明老师,如日中天。二是“相思”。白云山下,云溪河畔;一河两岸,相思不断。相思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对辞书的感情,对广外词典人的感情。本次会议,我们得了融媒辞书的“相思病”。
    感谢大会对我的信任,安排我作大会总结。我虽然虚心学习了大家发言的内容,但还是十分心虚。好在刚才前面两位老师已经总结了分组会议的发言内容。我下面所说的话,就会议的内容来说,是挂一漏万,也可能有理解错误,请大家多多原谅。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承载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也进入了融媒时代的辞书生活。我们必须面对这种生活,研究这种生活。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一、本次会议中心议题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们需要从中国看世界,更要从世界看中国,用世界对汉语的看法来对照我们自己对汉语的认识,也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的辞书生活、辞书事业的发展状况。在辞书领域,中国在世界上起引领作用的方面应该是融媒辞书研究。以章宜华教授、李宇明会长等为代表的辞书人,对融媒辞书的内涵和外延,对融媒辞书的编纂出版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为辞书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什么是融媒辞书
    1 什么是融媒体
    要给融媒辞书下定义,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融媒体。
    融媒体是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体。其特点是“跨界融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融合性,如媒体之间的融合,各种数据库的融合,作者、计算机工程师、出版机构、网络公司的融合。二是非纸质性,便于查阅、携带。三是互动性,如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语音、文字、影像的互动,等等。
    2 融媒辞书的内涵和外延
    李宇明会长认为,融媒辞书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采用媒体融合理念和技术,改造和创新传统的辞书规划组织方式、辞书的编纂方式、内容呈现方式、使用服务方式等而形成的新形态辞书产品”。
    章宜华教授认为,应该区分“媒体”与“模态”,融媒体本质上应是指多模态的融合。在多模态语境中,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就能比较直观地呈现出来。融媒辞书的核心内容是多模态文本。多模态文本是用眼耳鼻舌身来多元识读,以达到理解和习得语言文化的目的。多模态文本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以及知识数据库等。融媒词典宏观结构没有明确的形态,也没有传统排检方法的要求,但词表的范畴和属性变得十分重要。
    章宜华教授提出了融媒词典的技术路线图:认知感官→感知模态→逻辑媒体→模态形式/语义模态→多模态互动文本→媒体融合→物理媒体。
    3 融媒辞书的特征
    对照纸质辞书,综合李宇明、章宜华、李红印等多位老师的意见,融媒辞书具有如下特征:便携性、智能性、自足性(即碎片化)、友好服务性、互动性(包括时效性、开放性)。
    三、编写融媒辞书的基本要求
    (1)要有优质、好用的网络编纂平台
    (2)既能给人编辞书,也能给机器编辞书
    (3)既要善于释义、配例,又要懂得选用图片和视频
    四、融媒时代辞书人应具备的条件
    融媒时代,辞书人要有创新意识,长远眼光,向复合型人才迈进。具体来说:
    编写者
    (1)研究和提升辞书的核心内容,丰富辞书种类。这次会议有30篇论文属于这个方面,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辞书研究。这些研究是核心内容,是永恒的母题。
    (2)放下身段、友好服务的意识(以用户为中心)。
    (3)互动意识。
    (4)把好关、政治正确、积极向上的责任心。
    (5)了解信息技术。
    出版者
    既要有知识型编辑团队,又要有技术型工程团队。这次出版部门的与会学者,如孙述学老师,都是融媒辞书的践行者。
    五、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线下辞书与线上辞书如何合作或融合?
    (2)融媒辞书如何满足不同的服务对象?
    (3)目前设想的融媒辞书更有利于语言解码,怎样才能有利于语言编码?编写母语非汉语的融媒学习辞书,尤其需要更多的重视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4)融媒辞书的释义配例,与图片、音频、视频如何分配比重?这关系到“靠什么体现辞书”的问题。
    (5)融媒辞书生活中的读者研究。
    本次会议是第十届,信息量大,创新性强,相信会对中国辞书发展起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辞书领域,中国有望在融媒体辞书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对第十一次的会议,我们充满着期待。
    谢谢大家!
    现场图集
     
     
    认真听会
     
     
    会间交流

    
    参会代表合影
    原文转载自“中国辞书学会”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