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盘索哩与中国鼓词因缘考(2)
http://www.newdu.com 2025/02/19 04:02:48 《山东社会科学》 郭雪妮 闵子 参加讨论
注释: ①[韩]金大幸:《韩国的盘索哩文化》,韩国·创造与批评社1991年版,第15-16页。本文所引韩文资料皆由笔者首次译出,下同。 ②[韩]金宪善:《盘索哩的发生论和影响论》,盘索哩学会主编:《盘索哩研究》第2辑,首尔书光学术资料室1991年版,第161-169页。 ③[韩]郑鲁湜:《朝鲜唱剧史》,韩国文化社1940年版,第12-14页。 ④[韩]张筹根:《韩国民俗文艺的传统诗论》,《韩国民俗论考》,韩国启蒙社1986年版,第320-321页。 ⑤[韩]李慧求:《韩国音乐研究》,国民音乐研究会1957年版。 ⑥[韩]徐大锡:《盘索哩的传承论研究》,《现象和认识》第3册第3号,韩国人文社会科学院1979年版。 ⑦[韩]金东旭:《韩国歌谣研究》,韩国乙酉文化社1961年版。 ⑧李红梅:《历史与当代文明中韩国“盘索里”艺术的生成、变异及走向》,《音乐研究》2008年第4期。 ⑨[韩]金学主:《中国的讲唱文学和盘索哩》,《东亚文化》第六辑,首尔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1966年版。金学主:《唐乐呈才及盘索哩和中国的歌舞剧与讲唱》,《韩国思想大系》第一部,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1973年版。 ⑩[韩]成贤子:《盘索哩和中国讲唱文学的对比研究》,《震檀学报》第53-54辑,震檀学会1982年版,第23页。 (11)[韩]张筹根:《韩国的盘索哩和中国的讲唱文学》,《京畿语文学》论文集1981年版,第89页。 (12)李万鹏:《韩国盘索哩与中国大鼓书的比较研究》,《韩国学研究》第8卷第1号,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学研究所1996年版,第289-297页。 (13)池水涌:《中国苏州弹词与朝鲜盘索哩》,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4)[韩]张守连:《中国说唱和盘索哩辞说的叙事特征比较试论——以明代〈成化刊本说唱词话〉和〈春香歌〉〈兴夫歌〉〈水宫歌〉〈沈青歌〉〈赤壁歌〉辞说的叙事特征为中心》,《中国文学研究》第34期,第156页。 (15)[韩]金学主:《中国的讲唱文学与盘索哩》,《东亚文化》第六辑,第209页。 (1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17)赵景深编选:《鼓词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18)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著:《曲艺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页。 (19)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20)李豫等编著:《中国鼓词总目》,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22)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主编:《说唱艺术简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23)陈汝衡:《说书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24)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25)尽管韩国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论,但一致认为其产生时间应不晚于17世纪末。详见蒋非非、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26)牟元珪:《明清时期中国移民朝鲜半岛考》,《韩国研究论丛》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页。 (27)何彤梅、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499页。 (28)[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二百八,外国一·朝鲜,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25页。 (29)[韩]李丙焘:《韩国史大观》,许宇成译,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347页。 (30)牟元珪:《明清时期中国移民朝鲜半岛考》,《韩国研究论丛》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页。 (31)李光涛:《中韩民族与文化》,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8年印行,第34-109页。 (32)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3)[韩]吴一焕:《海路·移民·遗民社会——以明清之际中朝交往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4)陈汝衡:《说书史话》,《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35)[韩]洪凤汉:《新增文献备考》,明文堂1981年再版卷,第110页。 (36)截止1985年居韩人口数目,参考《小华外史》卷十,《避地东来诸人·王以文》,下册,第282页。该表以《大明遗民史》资料为中心,参考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98页。 (37)李洵、薛虹主编:《清代全史》第一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页。 (38)《明熹宗实录》卷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第543页。 (39)[韩]李丙焘:《韩国史大观》,许宇成译,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347页。 (40)[韩]吴一焕《海路·移民·移民社会——以明清之际中朝交往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146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梵語巴利語專家黃寶生老師專訪(下)
- 下一篇:韩国“虎溪三笑图”题画诗源流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