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春至百花香满园—— 新中国舞蹈发展七十年(下)


    
    舞剧《丝路花雨》
    
    杨丽萍表演《雀之灵》
    
    女子群舞《中国妈妈》
    回望七十年,时代风云变幻,但中国舞蹈艺术始终以美的内涵和美的姿容滋养着各族人民。当下,中国舞蹈界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让舞蹈艺术成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阶梯,并用自身的努力向艺术的高峰攀登——
    改革春风,催生新时期中国舞蹈新生机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新时期的中国舞蹈事业带来春的气息。来自甘肃的舞剧《丝路花雨》便是春之使者,成为新时期中国舞蹈的重要代表作。《丝路花雨》的出现具有多重涵义,它为新时期舞蹈事业带来了新动力和新效能,同时,凭借着这部舞剧,一种被称为“敦煌舞”的崭新舞蹈样式呈现于中国舞台之上。
    此后,中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新的舞剧作品。《阿诗玛》《文成公主》《凤鸣岐山》《半屏山》《岳飞》等一系列舞剧作品,承接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蓄的创作经验和探索意识,成为一个时代的舞蹈创作亮点,点亮了中国舞剧艺术的天空,也让舞剧艺术得到了新的淬炼和激发。
    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在大连举行。这个由文化部和中国舞协联袂举行的全国性舞蹈大赛,让一批佳作跃入人们的视野,如《再见吧!妈妈》《金山战鼓》《水》《追鱼》《希望》《海浪》等。随着这次舞蹈大赛的成功举办,舞蹈界已呈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之势。1986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又一批佳作涌现出来,《小溪·江河·大海》《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奔腾》《黄河魂》等作品再一次让社会看到了舞蹈界的飞速进步。中国舞人的理想和心血,成为时代精神的写照。
    杨丽萍伴着《雀之灵》翩然而至。这位来自西南边陲的天生舞者,凭着她独立于世的舞动,逐渐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在《雀之灵》中,杨丽萍就是那只昂首孔雀的美丽化身,她用自己的故事打造并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艺术精灵。《雀之灵》确立了杨丽萍在中国舞坛上的地位,而这个美丽的“精灵”并未止步于此,《云南映象》《藏谜》《云南的响声》《十面埋伏》,杨丽萍以一部又一部执着翱翔于艺术领空的大型作品,彰显着她不竭的创作才思。
    张继钢是新时期出现的又一位优秀创作者。由他创作的舞蹈晚会《献给俺爹娘》,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用舞蹈美学来呈现哲学思考,因而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典范。《黄土黄》《俺从黄河来》《一个扭秧歌的人》《好大的风》等作品,讴歌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华夏这一方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也为舞蹈所能达到的表现深度揭开了不凡的一页。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广东舞蹈学校开启了系统的现代舞教学,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舞蹈学子。其中一位便是中国现代舞开垦者、北京舞蹈学院的王玫。
    王玫早年曾学过芭蕾、民族民间舞,她让现代舞成为了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她的作品《雷和雨》《天鹅湖记》《流行歌曲浮世绘》《洛神赋》,像一把把利剑,刺透美丽的幻像,直抵灵魂深处。看王玫的舞蹈,会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舞蹈的力量,这种舞蹈力拥有一份启迪灵性的价值,更有一份让人如获至宝的惊喜。
    现代舞成为了中国舞坛上一个常见常新的舞蹈品种。同时,当代舞的顺势兴起,一跃成为中国舞坛的主流舞种。《刑场上的婚礼》《走·跑·跳》《天边的红云》《那年剪短发》等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成为展示当代人民心怀的重要窗口。而随着当代舞进入舞蹈比赛的系统之中,更是从机制层面上保证了它的不断落地和持续走高,进而为中国舞坛带来一股强劲的活力。当然,当代舞的走红并没有让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以及芭蕾舞受到冷落,几个舞种可谓并驾齐驱,在通向新世纪的赛道上展开了良性的互动和竞跑。
    时代风潮,助推中国舞蹈界勇攀艺术高峰
    世纪之交,万象更新。新的千年开启了一个让中国舞人大展宏图的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事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深刻指出文艺工作肩负的时代责任,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剧作品,如《红梅赞》《大红灯笼高高挂》《大梦敦煌》《一把酸枣》等,这批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成长起来的舞剧作品,让舞蹈界的声势大振。在舞蹈艺术领域中,除了门文元等一批老将,一大批中青年编导开始挑起了舞剧创作的大梁,像陈维亚、张继钢、杨威等人,让中国舞坛上的大型舞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从创作的角度来审度,这一时期的舞剧作品形势喜人,无论是选材还是创作实施本身,都具有较好的体现及追求,从而让中国舞剧创作继续向前挺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为中国舞蹈创作更添了一把火。这个国家级的基金每年以巨额资金资助中国的艺术创作。就舞蹈领域而言,每年都会有十几部大型舞剧和一批舞蹈作品获得资助。应该说,国家艺术基金的强力支持,为中国的舞剧发展带来了新的风尚,也推出了一批内容和形式上不俗的佳作,如《沙湾往事》《八女投江》《家》《井冈·井冈》《尘埃落定》等。与世界舞剧业正处于寒冬的萧杀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舞剧创作沐浴着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创作者们正谋划着如何从舞剧大国向舞剧强国扎实迈进。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中国舞蹈的新生力量不断出现,从院团到院校,进步的浪潮一浪推动一浪。
    东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女子群舞《中国妈妈》,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舞蹈的又一艺术高峰。《中国妈妈》用短小的篇幅,挖掘了一个极为动人的深刻主题。它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中国妈妈抚养日本遗孤长大成人的故事,将中国母亲所拥有的博大胸怀和宽厚品性通过这个具体可感的故事表现出来。作品以炽烈的情感讴歌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操。《中国妈妈》也让业界见识到了青年编导王舸的创作潜力。他打造的《汉宫秋月》《父亲》《凤悲鸣》等作品展现出他在创作上的灵气,而由他主创的舞剧如《骑楼晚风》《徽班》《红高粱》《大禹》《天路》等,也在向着更高的艺术天空不断翱翔。
    中国舞坛上一大批新生代编导的相继亮相,为新时代的舞蹈景象平添几分热闹的景象。邓林(舞剧《泥人的事》《烽烟桃花飞》等)、佟睿睿(舞剧《水月洛神》《一起跳舞吧》等)、苏自红(舞蹈《牛背摇篮》《红河谷序》等)、徐小平(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李楠(舞蹈《弦歌悠悠》《圈舞》等)、田露(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长调》等)、王佳敏(舞蹈《踩云彩》等)、何燕敏(舞蹈《盛装舞》舞剧、《库布齐》等)、张云峰(舞蹈《再别康桥》《红色恋人》等)、赵小刚(舞蹈《爱莲说》《海上民谣》等)、胡岩(舞蹈《少年聂耳》《孔乙己》等)、王媛媛(舞剧《惊梦》《夜莺与玫瑰》等)、孔德辛(舞剧《孔子》《关公》等)、费波(芭蕾舞剧《哈姆雷特》《敦煌》等)、傅小青(舞蹈《喜鹊喳喳喳》、舞剧《风筝》等)、谢飞(舞蹈《南京·亮》、舞剧《浮生》等)、赵梁(舞剧《警幻觉》《幻茶迷经》等)、韩宝全(舞剧《李白》)、格日南加(舞蹈《布衣者》《阿嘎人》)等大量佳作,彰显了舞蹈界活跃的集体创造力。这些作品的艺术触角和探索呈多元态势迸现,观念和手法日益展现出“这一代”编导的审美旨趣和艺术偏好。
    中国艺术节中的“文华大奖”和“群星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奖项的设置,以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演艺活动,都助推了中国舞蹈舞剧作品从高原向高峰的不断攀登。
    七十载辛勤耕耘,七十载春华秋实,春至百花香满园。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舞蹈工作者将以满怀豪情,用舞蹈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