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散文源头及内涵外延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41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公众 张志敏 参加讨论
散文文体在我国古已有之。追溯我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散文曾数次兴起并大放异彩。进入现代以来,以“五四运动”为起点,我国现当代的散文更是在继承传统的轨道上大胆探索,不断地推陈出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众类型散文,如生态散文、文化散文、自然散文、山林散文等纷纷登上文坛,将各自的特性与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科学散文还未作为一种独立类型得到应有的关注。 科学散文尚没能登上主流文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学散文内部的品类本就十分庞杂,加之长期以来行走于科学与文学交界处,文学特色还不够成熟和鲜明。因此,在我国,这种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散文类型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英美等国家,科学散文已经发展成为文学的重要分支。 本文结合“科学散文”这一名词在我国的提出和使用,探讨“科学散文”的源头、内涵及外延,以期为科学散文的长足发展开拓共识的空间。 科学散文先于 “科学散文”名词出现 1919年,“五四运动”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热潮。随着“赛先生”的到来,近代科学传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科学散文发展的直接力量。在科学散文诸多类型中,科学家传记的创作是起步较早的。1915年,《科学》杂志开始刊登短篇幅的科学家传记,并且,该杂志第一卷(1915)至第八卷(1923)中所有的科学家传记在1924年结集成首部科学家传记《科学名人传》出版[1]。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科学小品正在孕育发展,并在20世纪30年代成功地登上文坛。及至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及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发出后,科学散文的创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记开始出现。而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带动下,科技题材的报告文学又开始发展。此外,以札记、随笔、书信等多种散文体形式书写科学内容题材的文学,也在各自发展。 图1《科学》杂志创刊号 长时间以来,这些以散文形式书写科学内容题材的创作类型在文学与科学的交界处自然地生长着。虽然科技界、教育界和文学界对科学散文从各自的角度都有着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推动,但是,科学散文作为一种散文创作类型的整体,得到的认可和关注还远远不够。也正因为如此,“科学散文”这个名词的提出远远晚于科学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直至今日,“科学散文”作为散文的一个分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科学散文”在 不同领域的使用和迁延 据笔者初步调查,“科学散文”这一术语最初是在出版领域被提出和使用的。《全国总书目1980》中就有了“科学散文”这个类别,将科学散文与科学诗歌、科学童话等并列,独立成类,叶永烈的《盗取天火》就被划在了科学散文类别之中。 后来,“科学散文”这一术语开始陆续出现在写作领域的工具书之中。1989年出版的《基础写作辞典》将科学散文作为一类文体,并解释其为“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散文,它题材广泛,表现自由,结构灵活,与文艺散文有相似之处,其特点是以散文的形式为表现科学内容服务,把科学内容寓于其中,既有科学的说服力,又有散文的情韵趣味,属于科普作品的一类,包括科学小品,科学随笔,科学漫谈,科学札记等”[2]。其后,1992年出版的《写作大辞典》也单列了科学散文文体,解释为“以科学内容为题材的散文,包括科学随笔、科学杂文、科学小品等,它短小、活泼、锐利,情与理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科学性,它题材广泛,可普及科学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或颂扬科学工作者的高尚品德情操,或宣传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或针砭科技领域时弊,或揭露科技工作中的矛盾等,一般要求寓作者情感于科学内容之中”[3]。到了1998年,《中国写作学大辞典》又指出,科学散文是科学文艺的样式之一,以介绍科学技术为主旨,以文艺散文的形式寓科技内容,包括科学小品、科学漫谈、科学随笔、科学札记等形式[4]。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随着写作基础理论的发展,对科学散文的内涵逐渐形成了比较明确、一致的认识,特别是对科学散文的内容题材、文学功能、创作特点的认识相对更深刻。 文学界对“科学散文”的使用和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较早使用“科学散文”的是傅德岷。1992年,他在讨论外国散文的品类时论及科学散文,指出科学散文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嫁接交融而结出的果子,它以文学的语言和手段来解释、描述科学的内容,它的诞生是基于普及科学知识的需要”[5],但是,傅德岷并没有谈及中国的科学散文。 紧随傅德岷论及科学散文之后,有学者开始探讨中国作家的科学散文。1993年,朱晶、邓雁斌撰写《陈日朋的科学散文》,分析陈日朋科学散文的创作特点,并主要提及他的科学小品和科学游记等作品[6],体现出文学界对“科学散文”的进一步关注和承认。然而遗憾的是,其后10年间,受到关注的科学散文作家其实是寥寥无几的,只有陈日朋、杨文丰、秦牧和美籍华人沈致远。1999年,赵之和赵雪选编的《中国科学文艺大系·科学散文小品卷》的书名用了“科学散文小品”,其中收录的都是科学小品文,反映了编者将科学小品作为科学散文类别的主张。2002年10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余传诗的短文《科学散文受到读者青睐》,评述美籍华人沈致远的科学散文著作《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文章着重指出,沈先生提倡科学散文创作,其散文视野宽阔、目光犀利、文思奔放,被誉为“在整个文坛的散文创作上开了新生面”[7]。2003年,《文汇报》副刊专栏主编箫关鸿在《呼唤科学散文》一文中,指出沈致远的科学散文“把科学和文学熔于一炉,表现的是科学家的人文睿智和人文情怀”,“对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尤其对科学与艺术共同具有的美见解独到”,更进一步指出20世纪90年代虽是散文的年代,但科学散文却是最薄弱、最少人关注的方面[8]。2003年,有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秦牧的科学散文,数量不多,有《秦牧的科学散文》和《对秦牧科学散文的创作心理学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散文创作虽然出现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但整体并没有形成气候。 近十年来,科学散文的内涵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9年,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中单列了科学散文这一类别,认为其属于科学文艺范畴[9]。2013年,著名散文理论家林非主编,李晓虹、王兆胜和古耜选编出版《中国最美的科学散文》一书,辑选短篇散文。在这部作品集的“序言”中,编者形象地阐释了科学散文的基本特征:“科学散文,离科学最近,却闪烁着文学之光。科学和散文,本来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条道上的车,一个向左,一个在右。但是,科学散文却使两者相得益彰。诗性地讲述科学现象,让读者获得知识和文学的双重力量”[10]。特别是张建国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科学散文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他提出:“科学散文是科学和文学的成功联姻,包含自然散文,是科普文的精华。从形式上看,它属于非虚构的散体文学,语言平易明晰、不乏诗意、颇有趣味;从内容上看,它主要述说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科学家做科研的故事,以及与科技运用有关的故事,蕴涵着较为深刻的哲理。”[11] 由此,透过“科学散文”名词的使用和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散文作为一个整体文学样式被人们所注意和认识,只是近30年的事。并且,有一个现象还需要引起注意,也就是,各界研究者对科学散文内涵的探讨虽然不断深入,而对其外延的理解和讨论一直都很零散,认识不透彻、不清晰,因而也就缺乏共识。例如,《青少年科技创新读本》和《社会文化导论》等著作还将科学小品与科学散文相提并论,虽然可能是由于科学小品一度有摆脱散文羁绊成为一种独立文学样式的散文的趋势[12],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反映出科学散文外延不清晰的现状。 科学散文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上述各家说法,本文认为,科学散文指包含科学内容的非虚构性散体文学作品,它既有一般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也有传播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弘扬科学精神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然而,科学散文究竟有哪些样式呢?讨论这个问题,有必要回到散文的外延上。马嘶认为,从文体的角度纵观当代散文,大致有抒情体、叙事体、杂感体、游记体、书简体、日记体、回忆录体、悼念体、随笔体、序跋体、书评体、政论体、传记体、特写、散文诗、风物志、科学小品等多种[12]。那么,从理论上讲,科学散文也可能是科学技术内容题材与上述全部散文文体任一形式的结合。不过,从创作实践来看,科学散文更多地表现为科学小品、科学家传记、科学考察记(手记、游记)、科技报告文学、科学杂感、科学回忆录、科学随笔、科学特写、科学散文诗等。一般来说,科学散文的创作者大致有两个群体:一类是具备较高文学素养的科学家群体;另一类是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非科学家群体。 科学散文创作需要文学 与科学的双重素养 科学散文是关于现代性的文学,于中国而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映射。对于科学散文,无论人们谈或不谈,它作为散文的一类,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发展着的不可忽视的存在。与文化散文、生态散文、山林散文等相比较,科学散文对创作者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没有科学素养的文学家写不出经得起科学推敲的科学散文;没有文学素养的科学家也写不出经得起文学检验的科学散文。历史上,远有高士其、贾祖璋等老一辈科学家,近有沈致远、詹克明、叶永烈等,都在科学散文的园地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科学散文的创作也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好作家、好作品的产生有了更为现实的土壤。 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为科学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巨大的空间。因此,科学散文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深入研究科学散文的叙述模式、文体特质、感情语域和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作家和读者反思与憧憬科学散文有现实意义,这也是研究中国追寻“现代”过程的重要视角。 作者简介 张志敏,文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普创作、科普活动与科普评估。 参考文献 [1]汪涵虚,悬馥玲.民国时期传记图书中物理学家传记[J].科学,2018(03):4+47-51. [2]林文勉,程克夷,程国安,等.基础写作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420. [3]庄涛,等.写作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391. [4]尹均生.中国写作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18-32. [5]傅德岷.外国散文的品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69-72. [6]曾绍义.中国散文百家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920-922. [7]余传诗.科学散文受到读者青睐[N].光明日报,2002-10-8.[8]文汇报《笔会》编辑部.你可以信赖他[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411-413. [9]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72. [10]林非,等.中国最美的科学散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11]张建国.比较视野中的科学散文及美国科学散文概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8(04):160-167. [12]马嘶.论当代散文文体[J].当代文坛,1987(01):35-38. 本文转载自《科普创作》201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