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评论 >

《蒙古国纪行》:从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


    
    书名:《蒙古国纪行》
    作者:罗丰
    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2006年夏进行的蒙古国考察,是一次以中国学者为主、多国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蒙古历史考察之旅,历时14天,行程2800公里。
    这本小册子的形成,完全有赖于朋友们的多方督促。除去学术会议,我曾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国外旅行——当然,这些旅行都是以学术的名义。在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大桥旁,吃过一条不大但对我来说至今难忘的鱼,至于价格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吓人;在伊朗名城设拉子地毯店幽暗的灯光下,翻淘着华丽无比的波斯地毯,回程中我们遭遇几位尽职警察的问候和护送;在游人如织的纽约第十二大道的斯特兰德旧书店里,我们看见墙上赫然写道:本店的书籍有18英里长。这使我深深感受到号称以书籍为志业的人,仅在一个旧书店面前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2006年夏,我们结伴而行,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发,向西来到蒙古时代的帝国首都哈拉和林,涉过著名的图勒河;向北去了乌里雅苏台,一个清代建立的军事城堡;沿着草原道路西行,随着绿色愈见稀疏,向南穿过戈壁抵达阿尔泰,让人魂牵梦绕的阿尔泰山横亘眼前;最后,我们从新疆的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入境归国,结束了近3000公里的野外旅行。
    与以前的随意游荡有所区别,本次考察活动,策划人罗新谋划了好长时间。从人员构成、野外路线,到交通工具、行囊装备、沿途食宿,他都有考虑,想得细致周全。整个活动历时半个月,过程中除我小有波折,全队并无大的周折,大家尽兴而归。
    过往的旅行,我只有简单的记录,并无详尽的笔记。蒙古国考察略有不同,我觉得属于半专业考察,应该有合乎一定水准的日志,方可匹配,不虚此行。考察伊始,我便将沿途所见与考察活动的大致情况,分别写在两个笔记本上。科布多会议上,大家群情激昂地领取了写作任务。回来后,却都是忙人,年复一年,大都不曾兑现诺言。在遭到罗新的一本书序文中公开批评后,我有点挂不住,翻箱倒柜找出笔记,翻开照片,又查点资料,每日抽空整理一点,断断续续地持续两个月。事遇偶发,停下,一停又是多年。如今,距那次活动已经过去十多年,终于腾出手来续完。当时清晰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忘了许多,印象最深的只有蒙古医院和睡帐篷时脊背的酸痛。好在主要以整理日记为主,尚能勾连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方有当下的模样。
    细说起来,我们对周边邻国的兴趣并不大,尤其是那些落后于我们的国家,蒙古就是典型例子。在对欧美包括日本的城市如数家珍的国人眼里,对自己的左邻右舍却常常置若罔闻。我们经常开玩笑,国人所知蒙古国有两个地名,一个是乌兰巴托,另一个叫温都尔汗——前者拜小学教育所赐,后者则是一个著名的坠机案发生的地方。
    蒙古国是一个值得现代中国关注的地方,与它的联系可上溯至数千年前。逝去的百年,蒙古国发生的事情超过以往许多世纪。又过了些年,我们步许多人的后尘,来到曾经熟悉的陌生国度。我们短暂来过,记录下一孔之见。
    (作者系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本文为《蒙古国纪行》序言,有删节)
    推荐理由:
    近几年来,大众的阅读热情逐步投向考古领域,此类主题出版物成为图书界的热点。但无可讳言,因为考古学的特殊性,相关图书或流于艰涩,或流于草率,极少有令人满意者。
    在这一背景下,《蒙古国纪行》的出版让人眼前一亮。蒙古国的历史与现实为不少中国读者关注,但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出版物稀如星凤。作者罗丰在中国考古学界享誉已久,其第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著作特别择取了日记文体,将本来专业枯燥的考古知识转化为大众读者所接受、欣赏的平易形式,较为完满地实现了出版业沟通专家与大众的初衷。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思考,我们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四夷与“中国”、边疆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复杂而绵长的紧密关系,更加珍惜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氛围。
    ——活字文化编辑 陈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