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说“秋”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07 今日语言学 张洁连佳鹏 参加讨论
“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甲骨文用秋天里最常见的蝗虫之形来代指秋天。或又写作,下部从火,象焚烧田中蝗虫之形。这大概表示秋天里先民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除掉庄稼地里的害虫。 中国古代生活史是春播秋收的农业史,这部农业史实际上是与害虫和杂草做斗争的历史。卜辞中有关于虫害的记载,而《诗经》则记录了治虫的经验。《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是先民们在祈祷:除掉那些咬根咬叶的害虫,别让它们祸害我的粮食!祈求田祖农神发慈悲,用火烧掉害虫们!螟、螣、蟊、贼分别是就其为害作物的部位而对害虫所做的分类,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从“秉畀炎火”一句来看,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来以火治虫。唐开元年间,姚崇上奏灭蝗曾说:“秉畀炎火者,捕蝗之术也。”朱熹《诗集传》说:“姚崇遣使捕蝗,引此为让,夜中设火,火边挖坑,且焚且瘗。盖古之遗法如此。”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甲骨文“秋”字用蝗虫或焚烧蝗虫之形记载了秋天里用火捕杀蝗虫之事,说明以火光诱杀害虫的技术早在殷商时代已经萌芽了。甲骨文并以此来表示“秋季”这个时间范畴,其用法多为“今秋”“来秋”。 《说文解字》:“秋,禾穀孰(熟)也。从禾,省聲。”籀文“秋”作,蝗虫之形讹变为龟,并增加义符“禾”。小篆写作,将写法繁复的“龟”旁省去并整齐化,然后再将偏旁对调位置,即为后世通行的“秋”字。 据目前资料来看,“秋”字被加上“禾”旁,可能已迟至春秋战国时期。《说文》训释有解释本义的,也有解释造意的。“禾谷孰(熟)”可能并非解释“秋”的本义,而是解释“秋”字为何从禾从火,解释的是文字的构造意图。“秋”字自古至今最常见、最基本的意义就是“秋天”,《管子·四时》:“秋聚收,冬闭藏”。 “秋”字在古书中还有“收获”之义,《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由“秋”又可引申为“年”,《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杜甫《梦李白》:“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 “秋”还可指某一时期、某一时刻,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代诗文为秋季留下了五彩斑斓、风格迥异的记载:温软体贴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凶狠狂放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孤寂凄冷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酣畅爽朗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恬静安详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惆怅伤悲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激情抖擞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中秋”时值孟、仲、季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始于唐朝,《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这是一个以月之圆喻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节日。人们也为此留下了无数华美绚丽的篇章,或歌颂,或祝愿,而更多的则是明月千里寄相思,寄托思乡思人之情。 (宋)赵佶《闰中秋月诗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诗文的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