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汉语语言运用事实 推进时间思维表征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杨文星 孙滢 参加讨论
时间是一个抽象、复杂而神秘的概念,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人类很难找到一个直接解构时间的方式。人类在思维中到底是如何构造或表征时间的?这个谜题甚至难倒了柏拉图和达尔文这样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有学者提出,一些抽象的概念在人类思维中可以借助其他更为具体的认知概念进行理解和表征。就时间而言,其理解和表征主要依赖空间概念。人类所理解的“时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很多时候(甚至绝大多数时候)都依靠空间来识解并实现概念化,因为空间是一个比时间更为具体的概念,空间范畴比时间范畴也相对更加具体。因此,将时间在空间范畴内概念化几乎是人类认知时间的普遍方式之一。就时间在人类思维中的具体空间表征方式而言,中西方文化中体现的主要都是一维、线性的时间概念,即以水平和垂直两条空间轴线来表征和定位事件在时间中的发展顺序。国外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依赖空间轴线表征时间的思维方式是由语言塑造而形成的,在语言的引导下,个体会有意识地在认知心理层面上建立起语言中所反映的时空关系。 由于时间思维表征的本质涉及语言—思维的关系这一重大的科学问题,21世纪以来已成为西方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在一项著名的关于汉语本族语者时间思维表征的研究中,迈尔斯等研究者指出,英语使用水平方位的空间隐喻来表达时间,如the day before yesterday、after graduation等。在汉语中,常使用垂直方向(上/下)的空间词汇谈论时间(例如:上星期、上半年、下个月、下半年)。迈尔斯认为,由于语言会塑造思维,因此掌握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汉—英双语者会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两条心理时间轴线,水平轴线对应二语英语,垂直轴线对应母语汉语。迈尔斯等学者设计了两个心理学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相吻合。 以迈尔斯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探索时间思维方式的本质做出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个明显漏洞,即研究的理论预设与实验数据的解读不够准确和严谨。目前关于时间思维方式的实证研究是由西方学者主导的,但主题却涉及印欧语系之外的语言群体(如汉语)。对于汉语这一类与印欧语有较大差异的语言,西方学者缺乏足够的掌握,甚至对汉语水平及垂直时空隐喻数量和相互间比率的认识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迈尔斯等人认为,汉—英双语者思维中的水平时间轴线是由二语英语塑造的,垂直时间轴线是由母语汉语塑造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的检索结果,汉语中同时存在水平和垂直时空隐喻,其中垂直时间仅占两者总和的19.65%,而水平时间比率则达到了80.35%。可见,汉语中水平时间表达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而垂直时间的比率相对来说要低很多。如果语言确实对习惯性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那么汉语本族语者应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两条心理时间轴线,且水平时间轴线处于相对主导地位。换言之,汉语本族语的水平心理时间轴线与其是否学习过第二语言英语没有任何关联,因为其母语中本身就存在大量水平时间隐喻表达。鉴于西方学者对汉语时空隐喻语言特征的错误认识,其研究的整个前提预设就存在明显漏洞,其结论和理论解释自然也缺乏足够的逻辑基础。 我们以汉语单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来检验汉语本族语者是否具有水平和垂直两条心理时间轴线。实验1采用反应时任务,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组描绘事件变化发展时间顺序的图画,有的按照水平轴线排列,有的按照垂直轴线排列,受试需判断图画中的时间顺序是否正确。实验2采用图片排列任务,受试需将几组描绘事件变化发展的图片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汉语单语者的时间思维表征表现为水平和垂直两条心理时间轴线,其中水平时间轴线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该心理现象与汉语中水平和垂直时空隐喻的语言现象基本吻合。该结果为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我们的研究对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进行了纠偏,尤其凸显了一个重要事实:汉语本族语者具备水平心理时间轴线,并不是因为学习了第二语言英语,而是因为汉语中本身就有大量水平时间隐喻表达。 在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双语现象对汉语本族语者思维表征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水平时间表达,两种语言的相似性使得汉—英双语者的时间思维方式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学难题:汉—英双语者的水平心理时间轴线到底对应母语汉语还是二语英语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我们提出了三种潜在的可能性:第一,二语不会影响人类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在此条件下,二语的影响不会涉及概念系统,因此汉—英双语者的水平时间思维方式主要受汉语而非英语的影响。第二,二语对习惯性思维方式会产生适度的影响。在此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水平时间思维方式会同时受到母语汉语和二语英语的影响,因为两种语言在水平时间表达方面存在相似性。第三,二语对习惯性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习惯性思维方式受二语的影响甚至发生了认知重组。在此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水平时间思维方式主要受英语而非汉语影响。其垂直心理时间轴线甚至会消失。由此可见,西方学者提出的“汉—英双语者的水平时间概念受英语影响而产生”的结论缺乏合理过硬的证据。实际上,很多研究都关注了汉、英两种语言在时空隐喻表达上的差异性,但鲜有研究注意到两种语言的共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汉—英双语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心理学课题。 近年来,关于时间思维表征的研究一直由西方学者所主导,而国内对此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就汉语本族语者的时间思维表征而言,西方学者的观点确实存在疏漏。因此,更多国内研究者应对时间思维表征的本质展开积极探索。只有关注国际前沿、立足本土研究,对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进行合理的纠偏,我们才能与西方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16CYY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论语》在俄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 下一篇:超脱隐身与现身之分 实现更良好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