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30 未知 青文 参加讨论
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 ——评《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1日第1版 清华大学,这所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建立在一百多年前风雨如磐的中国大地。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历尽坎坷,但始终秉持科学救国的理想,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孕育了大批创新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清华传统。她的发展是与历届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自身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分不开的。1994-2003年,王大中担任清华大学历史上第14任校长,他长校的十年正是清华大学跨世纪发展的十年,是奔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头十年。《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改革创新的精神、精细管理的经验,不仅记录了清华大学探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轨迹,而且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经验。 王大中校长始终把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放在大学核心的位置。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曾经于2010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文化论坛上说:“大学的本质就是求真育人。”求真是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育人是培养品德高尚、学术精湛的人才。大学不同于研究机构,育人是第一位的,开展科学研究,除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外,也是为了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王大中院士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面向21世纪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清华的教育改革,核心问题是要回答清华在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的问题。他提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在培养人才上,王大中校长特别重视创造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并科学地、辩证地论述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不矛盾的,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王大中长校的十年被认为是清华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他敏锐地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总体思路,并不遗余力地付诸实践。王大中校长在追索世界一流大学时总是把学科建设放在大学发展的重点。他说:“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核心。”清华大学在解放前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文理各科都有一流的学科和大师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把清华大学的许多文理科都调整到其他学校,清华大学变成一所工科大学。“文革”后,学校主要是恢复元气,90年代是清华大学学科重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王大中校长从1994年初任职以后,首先在学科建设上作了顶层设计,确立了发展工科优势、加快理科和管理学科发展、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方针,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与协和医科大学等合作,使清华大学重新成为一所综合大学,并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学校的特色,使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大中校长始终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最关键的问题。他任职的时期,恰好是大学新老教师交替的关键时期,他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建设最重要的位置,把好进人关和晋升关,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时期学校加快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并对他们提出三条标准:一要是某一行的专家,有较深的学术造诣;二要能够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把握好学科的发展方向;三要能团结人,能带队伍。他领导清华制定了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百千工程”,使一批科技帅才和业务尖子脱颖而出。 王大中校长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多次在清华举办大学文化的研讨会和论坛。他推动恢复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大力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强调“树立和培养优良的学风、校风”,提出“如果我们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保持第一等的工作水平,则一流大学的建设就将沦为一句空话”。 王大中校长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任教于母校,为母校的重点学科——核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担任清华校长以后,更是怀着对母校的深切情怀,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实践中,秉持清华“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传统,开创了许多新的办学思路并采取了有力举措,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校际交流。十年间,学校各方面工作有了很大改观,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认可与赞誉,王校长本人也深受尊敬与拥戴。本书所试图记录的,不仅是王大中在任期间清华大学战略谋划与改革发展的主要脉络,更是力图反映以他为代表的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清华人在世纪之交的理想追求、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反映清华大学在追求卓越道路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人们总是从历史中找寻未来。王大中任校长的十年,虽然早已成为清华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多少可以带给今天以及明天的清华人,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同仁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青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谈巴金的“抗战三部曲”
- 下一篇:《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