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爱就有创作的动力——访水族作家潘国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49 文艺报 杨玉梅 参加讨论
杨玉梅:作为一位水族作家,你认为当前水族文学创作情况如何? 潘国会: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水书、水语、水历,一直沿用至今,文化底蕴丰厚,文学创作资源丰富,但是文学创作并不繁荣。近十年来,水族创作队伍发展良好。有不少水族青年在默默地思考如何用文学形式来展示水族几千年的变迁和流亡以及与众不同的民情民俗。 杨玉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潘国会:年轻时,我爱好文学,边读书边写诗。2000年生了一场大病,辞去行政职务,四处求医、疗养;2003年病情有所好转,便买了电脑写作。2004年,第一篇短篇小说《草结》发在《民族文学》上,接着又发了《滚烫的红薯》《一封未拆开的信》等,从此开始有了自信心,一直坚持下来。 杨玉梅:作为一位少数民族作家,您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民族身份的? 潘国会:作为一个水族作家,首先要认真学习、了解和思考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要有正确的民族感情。开始创作时,随感而发,随意性很大,没有系统地理解本民族文化。后来慢慢发现,水族文化底蕴丰富,而水族文学又十分落后。意识到这一点,让我变得清醒起来。通过比较、思考,我对水族文化产生了大爱。有了大爱,就有追求,就去探索,创作动力也就油然而生。现在,水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城市化对传统文化有冲击。我要挖掘民族文化之根,把宝贵的东西传给后代。 杨玉梅:您的长篇历史小说《千年沧桑》可以说是一部文化寻根之作。这部作品的创作缘由是什么? 潘国会:水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所经历的大事大非都没有文字记载。这可是一个有自己文字、语言和历法的民族啊!因此,我在鲁院学习期间,广西的几位作家给我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我们水族在唐宋时期是住在广西环江一带的。于是,我开始暗下决心,回去就去广西采访。回来后,查看水族在广西的历史,发现水族人蒙赶等起义失败后,举族大逃亡,这就是水族从广西往北迁到贵州边境的最后一次大迁徙。作为水族作家,不写这些,还写什么? 《千年沧桑》起初搭的框架就推翻了好几次,故事线索基本敲定之后,琢磨了一段时间,三番五次地权衡,根据现今水族人的性格、民情民俗等特点,设想千年之前水族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把视线倒退调焦,完成整个叙述过程。在书中,我试图写出水族人民那种昂扬的精神状态,以及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杨玉梅:《千年沧桑》在章法上有点像《水浒传》。两者有联系吗? 潘国会:《水浒传》我在读初中时就借来读过,后来又借钱买了一套,就觉得它好读,故事抓人,再加上看了几遍电视连续剧,可以说对它太熟稔了。写《千年沧桑》的时候,脑子里自然联想到水浒故事和诸多英雄演义,在艺术结构等方面得到很多启发。 杨玉梅:水族的历史,书面记载和文献资料都相当匮乏。您如何从民间立场出发,去发现和还原历史的真实? 潘国会:在写作中,我一是结合宋朝时期的基本国情,二是从水族民间故事传说、古歌唱词猎取一些信息,三是深入广西环江一带,寻找祖先足迹,听取他们讲述的水族故事,观察他们的生活习俗。在调查中,我发现,广西的这些村寨有相当多的古迹,还有语言、服饰、农具、婚嫁、丧葬等习俗,与水族的非常相似,这可以说明过去水族曾经和他们一起生活,后来水族人有难,连夜逃走,不能逃的就融入了其他兄弟民族。听当地的一些老人讲,过去他们是水族,后来都改成瑶族或壮族了。水家屯、潘水家等地名,也体现了广西兄弟民族与水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杨玉梅:这部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潘国会:小说中的人物刻画,首先从语言、行动来突出个性,从古老水族人民的同甘共苦、凝聚力强、一致对外的共性特征,来安排他们的群体动力;从水族人的爱憎分明、伸张正义、服从头领的绝对意识,来书写他们的群体特征。过去,水族人每次出门都要观察天象、物变等,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除了用水书来排改外,还可以用心默念吉利话语。人物的刻画,必须依托于这些民族心理和意识进行。 杨玉梅:《千年沧桑》既是一部水族文学作品,也是水族历史和文化读本。这些水族文化知识,您是如何获取的? 潘国会: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变化频繁,看到的东西很多,小时候特别好奇,见什么都想学。比如,风水学、水书的应用、过阴婆的作法、鬼师念咒的神态,以及唱水歌、上卯坡对歌择偶等,我都学过些皮毛。这些文化非常丰富,水书的魅力更不可估量,应用得手如魔术般千变万化。 杨玉梅:水族读者对这部小说有什么样的评价? 潘国会:一些水族读者看后说,它比较集中系统地反映了水族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读后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水族人向来是团结友爱的。如今的安定生活、美好家园是来之不易的。 杨玉梅:您接下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潘国会:目前正在构思一部水族长篇儿童小说《小汉子》,已经起好了头。从儿童的失踪、流浪,到最后有两个家的过程,反映水族儿童在如今社会变革中的生活状态。孩子历经坎坷,从懵懂到成熟,最终自觉承担抚养4个老人的重担。当初是社会抛弃了他,最后还是由他来承担这个社会的重任。 另外,我还想写荔波人民游击队的故事。这支游击队是由水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人民群众组成的,他们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贺绍俊:孙犁的意义和身边的故事
- 下一篇:叶梅的根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