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主体性,创新发展新时代民族文博事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35 中国民族报 顾群 参加讨论
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 彰显理论指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每个关键时刻都能够提出并不断深化形成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成为新时代的思想航标。 彰显人民利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旗帜鲜明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的奋斗目标。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共提到“人民”203次。“人民”二字,不仅高频率地出现在报告里,也一直贯穿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我们党任何工作的得与失都要回到“人民”这个原点和初心,那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彰显中国自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勇于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并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十九大报告中,“四个伟大”所诠释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体现于新思想、贯穿在新征程、承载着新目标,成为十九大报告的一条“精神脉络”。 彰显文化力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有机会站在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文明高度上,继承和创造出独具民族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工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工作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民族文化工作注入了旺盛活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民族文化工作也随之面临着新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大会还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成为国家战略追求和战略考量,自然也成为民族文化工作的价值导向。 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从“培育”到“铸牢”,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以及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共同体意识不断得到加强。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文化工作的政治方向、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深刻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突出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人民”既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原点和初心,也是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民族文化工作时,要着重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上下功夫,更要认真汲取人民的智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 创新发展新时代民族文博事业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民族文化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在“新时代”这个时空坐标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这个大局中,正确认知民族文化工作的本质和内涵。民族文博事业作为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民族文化”与“文物博物馆”的双重属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为新时代民族文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挥博物馆认同建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为引领,紧紧围绕诠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三大主题,通过博物馆独特的叙事表达方式,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以新的载体和形式增强对于统一多民族基本国情的阐释力,努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发挥国家级民族博物馆龙头作用,做大做强民族文博事业。近年来,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国家级民族博物馆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自觉围绕国家级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着力构建起一整套完善的业务工作链条和一个高效运行的业务工作机制;尤其是在助推全国民族类博物馆领域形成以科学理论引领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方面,在推动全国民族类博物馆展览展示理论创新性发展方面,在搭建全国规模的民族文化数字影像资源的展示与研究、交流与共享方面,以及通过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以构建民族文化展览展示的战略合作体系方面,都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探索。 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精心打造公共服务文化产品。要转变观念,树立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至上理念,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根本出发点。我们以举办展览为重要形式,相继在国内外推出了30多个原创性展览,其中一些具有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的精品展览,引起了社会关注,并发挥出引导各民族相互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以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宣传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在加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打造了具有创新性价值与引领性意义的民族文化数字展览项目,相继在博物馆官方网站上推出了一系列虚拟展览,为社会大众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提供服务。我们坚持“多彩中华”外宣品牌建设,以民族服饰展演为基础,配合举办主题文化展及民族文创产品研发,争取实现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文博工作思想,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用独特的博物馆手段和语言,向世界展现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辉煌灿烂的历史与欣欣向荣的现实。 (作者系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