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本文《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昨天,我噙着泪水看完了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中的主人公——王双玲老师,是个普通而平凡的小学女教师。她体弱多病,却挑起全校最差的班级这一重担,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同学的心田。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小朋的父母因赌博被公安局逮捕了。小朋无人照管,渐渐成了不良少年。这时,王老师没有歧视和嫌弃他,而是向小朋伸出了温暖的手,热情地把他领进了自己的家门。王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照料他,思想上开导他,用她那春风细雨般的爱心去滋润抚慰着小朋受伤的心灵。经过王老师细心地照料和耐心地开导,小苗返青了,开始茁壮成长了,小朋也由后进转为先进。可是,默默付出了许多的王老师却病倒了。
    影片看完了,可是,王老师的高大形象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现。王老师多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红蜡烛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像王双玲这样的好老师。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有一个多星期都不能到学校上课,我们全家都为我的学习成绩担心。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等我病好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几位老师都热情地利用下班时间,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提高了不少。我当时内心非常感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老师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无私啊!他们为了我们能降茁壮地成长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啊!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篇范文: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当我作为一名教师再重温这部影片时,才更深地认识了王双玲老师,真实地感受到王双玲老师身上的伟大精神,这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触动。
    影片讲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王双玲老师和蔼可亲,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师接了一个差班,不仅成绩不好,连课堂纪律都是倒数第一。早上,别的班都在读书,而他们班却是欢歌笑语、自由自在。王老师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他们,还跟他们讲道理。大家都放学了,王老师为了解学生的情况,一做完工作就去学生家里家访。王老师有心脏病,医生说必须要在家里休息两个月,但王老师为了同学们还是坚持去学校上课和家访。有一天,一个学生的父母因非法盗卖黄碟被公安机关抓了,王老师把那个学生带到自己家里,像母亲般关怀,使那个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后来她终于由于过度劳累而悄然无声的走了。孩子们满怀悲痛,自发地在班里举行了追悼会。在王老师生前最喜欢的烛光里,孩子们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老师那亲切的微笑。
    对比王老师,我陷入了沉思:当我们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是否有她那样的耐心?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我们会不会像她那样无私奉献?对比王老师,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像清泉一样去滋润人的心田?
    王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爱着自己的讲坛和学生。在她眼里,没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孩子的顽皮、捣蛋,只有孩子的可爱和活力。这正是当老师的所最应具有的精神啊!感动之余,我深深认识到,学习王教师,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在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把我们的关爱、敬业、责任无私地撒向我们的孩子,用最实在的行动来完满地诠释“师爱”的真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们要以王老师为榜样,重塑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了学生,愿意奉献一切;把对事业、对学生的真爱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看过影片,我们感受到王双铃老师那对学生满腔的爱与高度的责任感。我认为正是这两点令她全心地为学生付出而无怨无悔。虽然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但却有几十个孩子发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妈妈”;尽管她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学老师,但她却以其高度负责、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无疑是幸福的、满足的。
    同样身为人师,透过王双铃老师形象令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对待学生是否能再多点爱;对后进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对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第三篇范文: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作文
    烛光里的微笑是一部挺老的电影了。还记得孩提时代,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在家看电视,正好就看到这部电影,我们几个立刻就被吸引,心情随着故事情节波动着,到最后都一个个泪流满面。再次看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王老师那种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所感动、折服。她使教师光辉的形象越加耀眼、熠熠夺目。
    影片中王老师接了大家眼中的差班,不仅成绩不好,连课堂纪律都是倒数第一。早上,别的班都在读书,而他们班却是欢歌笑语、自由自在。王老师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他们,还跟他们讲道理。于是,王老师决定第一节课先不教课文,而是教同学们怎样长大,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片中还讲述了几个典型的学生故事,他们或顽皮或游走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不过,最终王老师用爱与责任感化了他们。
    王老师那种对教育的热忱、对学生的负责、对孩子们的关爱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拥有的。爱心、信心、责任心始终是每位教师与生俱来的品质,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我们对孩子的爱似乎总是比别人多得多,不仅教会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更是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如何与同学老师家人相处、如何学会独立生活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我们小学教师却对此乐此不疲。
    参加工作已经好几个年头了,我收获最大的是与孩子心贴心交往的那份快乐,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爱。在与孩子往的过程中,我很享受,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时,我是打心眼里为他们开心,就像是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一样。但他们犯错、打架、骂人时,我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但内心有种恨铁不成钢的难过与不忍,看着他们沮丧难为情地低下头,甚至流下悔恨的眼泪时,我心里也不好受,我不希望一时的姑息纵容酿成今后的大错。我会对我的学生负责到底的,让他们在家人、老师给予的爱的包围中,幸福降成长。
    我很享受小学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是因为我喜欢和孩子打交道,更是喜欢他们的那份难能可贵的童真,更喜欢启发他们,教导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四篇范文: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学生时代曾经观看过这部影片,作为一名教师再重温这部影片时,才更深地认识了王双玲老师,真实地感受到王双玲老师身上的伟大精神,这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触动。
    影片讲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王双玲老师和蔼可亲,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师接了一个差班,不仅成绩不好,连课堂纪律都是倒数第一。早上,别的班都在读书,而他们班却是欢歌笑语、自由自在。王老师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他们,还跟他们讲道理。大家都放学了,王老师为了解学生的情况,一做完工作就去学生家里家访。王老师有心脏病,医生说必须要在家里休息两个月,但王老师为了同学们还是坚持去学校上课和家访。有一天,一个学生的父母因非法盗卖黄碟被公安机关抓了,王老师把那个学生带到自己家里,像母亲般关怀,使那个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那位经常上学迟到而沉默无言的女学生,在她的热情关怀、帮助下,终于振作起来了,使她有了进步,重新有了欢乐。后来她终于由于过度劳累而悄然无声的走了。孩子们满怀悲痛,自发地在班里举行了追悼会。在王老师生前最喜欢的烛光里,孩子们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老师那亲切的微笑。
    对比王老师,我陷入了沉思:当我们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是否有她那样的耐心?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我们会不会像她那样无私奉献?对比王老师,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像清泉一样去滋润人的心田?
    王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爱着自己的讲坛和学生。在她眼里,没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孩子的顽皮、捣蛋,只有孩子的可爱和活力。这正是当老师的所最应具有的精神啊!感动之余,我深深认识到,学习王教师,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在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把我们的关爱、敬业、责任无私地撒向我们的孩子,用最实在的行动来完满地诠释“师爱”的真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们要以王老师为榜样,重塑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了学生,愿意奉献一切;把对事业、对学生的真爱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看过影片,我们感受到王双铃老师那对学生满腔的爱与高度的责任感。我认为正是这两点令她全心地为学生付出而无怨无悔。虽然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但却有几十个孩子发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妈妈”;尽管她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学老师,但她却以其高度负责、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无疑是幸福的、满足的。
    同样身为人师,透过王双铃老师形象令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对待学生是否能再多点爱;对后进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对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特别是王双玲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她学习。
    第五篇范文: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都说烛光里的微笑这部电影挺感人的,还未与它见面的我打开了电脑,静静地观赏起来,当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小学女教师,她体弱多病,却挑起全校最差的“乱班”这一重担,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同学的心。
    她不就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红蜡烛那样,燃尽自己而照亮别人,影片中的小朋因家中无人照管,成了游荡子。这时,王双玲老师却向小朋伸出了关爱之手,把他领进自己的家门,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王老师用她那春风细雨般的爱心无微不至地滋润抚慰着孩子。小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的错,并由后进转变为先进,王老师看到这些,会心的笑了……
    影片看完了,可是王老师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是啊,多么好的老师呀,在我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王双玲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学会做人,为了我们的降成长耗费多少心血。
    老师,您是多么的崇高啊!
    “燃尽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这不正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吗?
    “一日为师,终日为父”看完了此影片,我下决心一定要改掉那颗贪玩的心,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所给予的爱。
    第六篇范文: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妈妈!妈妈—”这是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小强 的呼唤。小强那撕心裂肺的喊声,使得全场观众响起了一阵轻轻的 哭泣声。是啊,世上哪个孩子不想自己的妈妈,又有哪个妈妈不爱 自己的孩子!
    小强患了重病,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他妈妈焦急地守护在他的 身旁,嘴里不停地呼唤:“小强,小强,你可不能走啊!”她在无 可奈何的情况下,想到神灵的保佑,便一步一磕头地朝王爷庙走 去,头磕破了,青石板上留下斑斑血迹……我看到这感人的镜头, 眼泪止不揍眶而出,不由得想起一段往事:那是大雪纷飞的一 天,爸爸因公出差了,而我却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发高烧,三十九度 五。妈妈不停地用酒精给我擦手心、脚心,给我的额上换上一条又 一条湿毛巾,可仍不见退烧。妈妈不想麻烦别人,便背起我一步一 滑地朝医院走去……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随着主题歌曲的?响起,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另一个镜头:小强的妈妈为了使小强有。 个美好的前途,只得忍痛割爱,把小强送到爸爸家。小强太想妈妈 了,忍不住跑回妈妈身边,母子相见,难舍难分,但小强的妈妈还 是狠心打了小强。小强跪在地上,抱着妈妈的腿,泪流满面地要求 妈妈:“小强要和妈妈在一起,小强要和妈妈在一起……”
    多么伟大的母爱,多么淳朴的童心,看到这儿,我忍不邹了 出来。记得一年级暑假,爸爸带我到北京去玩,我离开妈妈短短的 七天,因为想念妈妈,还偷偷地哭过好几次呢!我真恨不得插翅飞 到妈妈身边。
    小强思念妈妈,在王爷庙冻病了;而他的妈妈想念小强,得了 精神病。
    小强长大后,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精神失常的母亲。可是母 亲却认不出小强,小强唱起了儿时的歌曲,妈妈终于奇迹般地清醒 过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听到这首歌,我 就感到生活在妈妈的怀里多么幸福。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父母、学校中的老师、祖国的人民都是园丁。还可以这么说, 家庭、学校、社会是土壤,那么,火热的生活是这些小苗苗的养 料。家庭一旦破裂,那么小苗就会受到不应有的摧残。同样,如果 李小朋没这位王双铃老师的帮助,他又会怎样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王双铃老师因病去世后,李小朋在同学们自发 为王老师开的追悼会上,含泪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花圈,并写着: 献给最敬爱的老师。他还亲切地叫了声:“妈妈!”这催人泪下的 一幕,正说明了李小朋深深地懂得真正关心爱护他成长的不是亲生 父母,而是王双铃老师。
    我想:王双铃老师在烛光里会含笑九泉的。
    第七篇范文: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开学前,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感动了所有的人,不少老师都已是热泪盈眶,同是作为教师,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王双铃老师用自己纯洁的心、宽大的心、温柔的心默默地给每一位同学送去温暖;在平时教学中热爱并尊重后进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她有着一心只为孩子的忘我精神,她用自己最真挚、最炙热的爱温暖着孩子的心灵,也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王双铃老师接到一个班,这并不是一个优秀之班。但她没有推辞、怨言,而是默默地用她那炙热的爱温暖了每一位同学的心。最终默默的献身事业。
    那位经常上学迟到而沉默无言的女学生,在她的热情关怀、帮助下,终于振作起来了,使她有了进步,重新有了欢乐。另一位同学,因在父母赌博的影响之下,亦开始走上了邪路。但还是在这位不辞辛劳的园丁帮助、启示下正直的成长起来。
    老师给予学生的帮助、关怀看起来是多么的平凡,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极大的鼓励,对于王老师来说,已是尽职尽责的了。由于为教育事业默默的操劳,使她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晚期病症。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但为了事业,为了后一代的降成长,她却把自己置之度外。终于由于过度劳累及病魔的无情,她倒下了,永久的倒下了。王双铃老师的一生,就是这样默默的、默默的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与学生们。
    影片最后在银幕上现出了一片摇曳的烛光,这片烛光给人们的感觉温暖而楚痛,王双铃老师的学生们哭了,银幕前的观众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看过影片,我们感受到王双铃老师那对学生满腔的爱与高度的责任感。我认为正是这两点令她全心地为学生付出而无怨无悔。虽然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但却有几十个孩子发自肺腑深情地叫她“妈妈”;尽管她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学老师,但她却以其高度负责、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她,但她无疑是幸福的、满足的。
    同样身为人师,透过王双铃老师形象令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对待学生是否能再多点爱;对后进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对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第八篇范文: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类型的电影没有泪流满面(因为今天是在教室里,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滚儿,仰着头过了一会儿才把眼泪给硬逼了回去),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我更喜欢电影里面的人和事,这部电影既让我很感动,又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两个角度来谈谈我对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的观后感:
    一、从情感角度
    首先从情感角度来说说我的感受。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因为这部电影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觉得电影里面的一些人和事跟我在现实中经历的差不多。电影中王双铃老师接手的四(2)班是一个没有人愿意管教的班,估计学校的老师对这个班的孩子都已经放弃了吧。但王双铃老师在有心脏病需要静养的情况下接了这个班,并对这个班的孩子们呵护备至,疼爱有加。这让我想到了我初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王林老师,他跟电影中的王双铃老师一样,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但我们班比电影中的四(2)班难管多了,那时候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吸烟、酗酒、打架,上课把蛇、狗、小壁虎之类的东西拿到教室来吓人。记得初二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先后两次被这几个学生气得住院,尽管如此可我们的班主任却从来没有放弃他们。
    从影片中还可以看到王双铃老师很细心。当小鹏的父母因为聚众赌博和贩卖黄色录像带被抓后,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小鹏的责任,并且还在自己住院的情况下也不忘记给小鹏过11岁生日。这让我想到了我的高中班主任,她的年龄跟王双铃老师差不多,她刚接手我们班时就将全班的生日记下来,哪些过阳历的生日、哪些过阴历的生日都一一记下。等同学们生日到了,她都会买上一个蛋糕表示祝贺,如果一天里有几个同学一起过生日,她会买一个很大的蛋糕,全班一起为他们过生日,然后一同品尝蛋糕。就因为班主任她对我们学习上进行鼓励,生活上关怀得无微不至,所以我们都叫她万妈(她的名字叫万钧,所以就叫万妈)。现在想起那高中的岁月,心里依然暖暖的。
    其实,在教过我的老师里有很多像影片里的王双铃老师一样的爱岗敬业的老师。现在每当我跟同学讲我高中、初中、小学的老师是如何的好,他们都会对我投来羡慕的眼光,他们羡慕我能遇到那么好的老师。我不知道他们以前的老师咋样,但我想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爱岗敬业的,不好的老师毕竟很少。所以,从初中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而今我也为此努力着、奋斗着。
    二、从教师教育角度
    首先从教育角度来说烛光里的微笑。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双铃老师教过四(2)班很多同学的长辈,像叔叔、爸爸、姑姑等等。这种几代同师的现象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许很正常,毕竟那时候我国的经济还落后、教育还跟不上。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中国的国民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虽然中国现在的教育比起影片中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我国农村教育依然落后,尤其是偏远山区,许多地方招不去教师,以至于那些地方教师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还有教师教非所学,一个人教很多门课程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在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吧。影片一开始就是其他班在认真早读,然而四(2)班的教室里却“鸡飞狗跳的”,一团乱。当我看到这里时真为王双铃老师捏把汗。但她却很从容的走进教室什么也不说,等待着同学们安静下来。这里可以看出王双铃老师很镇定、处乱不惊。当王双铃老师接管四(2)班后,她首先进行了家访了解了小鹏、陆明、丽萍等家庭情况。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只有了解问题的根源、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
    一个老师放弃一个学生,损失也就几百、几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损失却是百分之百。影片中小鹏被周小刚等人揍了一顿后,一气之下离开学校到天桥上去卖烟,还跟他父亲的酒肉朋友学喝酒等坏习惯。这时候王双铃老师没有放弃他,而是耐心叫他回学校去。王双铃老师还帮丽萍树立起信心,最终脱离了考试不及格。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
    王双铃老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并且时刻呵护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当小鹏擅自拿50元钱去还债时,她是先了解情况而不是一开始就认为他是偷的。这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当丽萍经常迟到时,她也没有批评而是进行家访,了解丽萍迟到的原因。后来丽萍考了76分,脱离了不及格,她也及时鼓励丽萍,同时还送给丽萍文具盒与书包作为奖励。她送丽萍书包、文具盒,一方面是鼓励丽萍好好学习,另一方面是对丽萍进行帮助同时不让其觉得是施舍。这里也可以看出王双铃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王双铃老师善于投其所好,当班上几个学生让她允许他们踢足球时,她立马同意了,并且还说他们以后很可能成为足坛名将,这就拉近了他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对她的信任。她还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搬进了作文课,当学生说长大需要父母、爷爷奶奶的爱时,她立刻抓住教育机会,让同学们换位思考丽萍长不大是因为她缺少父爱、爷爷奶奶的爱,让同学们要给予丽萍关爱,这就拉近了学生间的关系、促进班级团结。王双铃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技巧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述了。
    有人说:“学生的心灵就像一片沃土,当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长出行为的果子;当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长出习惯的果子,当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的果实。”我想王双铃老师就为她的学生播下了思想、行为、习惯的种子,他们也一定会收获到命运的果实。
    我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部电影,我认为烛光里的微笑是最美丽的,王双铃老师不抛弃、不放弃,能以一颗宽容而又温柔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让我为之感动。影片最后学校领导说小学老师干的都是些琐碎事,不知道怎么写悼词。但与此同时,四(2)班全班同学为她开追悼会,小鹏哭着叫了一声“妈妈”,这应该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唤,这也是孩子们对她最高的评价。她是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进行着不平凡的事业,她是真正的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