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奥斯卡提名电影《机智问答》影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4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机智问答》获得了1995年的奥斯卡提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1994年强片太多,《阿甘正传》获得桂冠,同时还有《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强片包围。故事焦点是一个名为“21点”的电视问答游戏节目,为了维持节目的收视率,制作人和电视公司不惜串谋,强迫不上镜的获胜者下台,并在节目进行前将问题的答案先行透露给形象和气质俱佳的大学教授查尔斯·凡度伦,以便塑造他为电视偶像。然而,这个作弊丑闻不久遭到揭发,教授的个人声誉和电视台的公信力都受到严重冲击。 评论1: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94年的电影Quiz Show,主演是Ralph Fiennes。不是多有名的片子,又诞生在强片如林的94年,基本上就注定了被遗忘的命运,看看它奥斯卡提名时的的对手吧,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一个比一个凶残。 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盛行一档“21分问答”的益智节目,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它吸引。斯坦普尔是“21分问答”的常胜将军,已经连续多次夺魁,但是电视台老板觉得他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下令节目制片人丹艾寻找新人顶替。哥伦比亚大学优等生查尔斯被丹艾相中,他直言不讳的告诉查尔斯,斯坦普尔之所以不败是因为他在事先就已经知道答案,电视台高层为了巩固收视率在节目中作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查尔斯再三考虑决定答应丹艾的要求。于是丹艾命令斯坦普尔在下次比赛中失败,结果在对查尔斯的比赛中,斯坦普尔连最简单的问题也答错了,查尔斯在获胜后立即成为大众的新宠,这使得国会议员迪克怀疑节目中存在舞弊行为。在经过详细调查取证后,斯坦普尔和查尔斯都出庭作证,查尔斯的坦白得到了大家的谅解,但是听证会并没有达到揭露电视台丑闻的目的,丹艾以大众娱乐事业需要为理解为电视台又作了一次宣传。查尔斯因此事被哥伦比亚大学开除,后来他成为了一个专栏作家,丹艾在几年之后又制造了一个叫“百搭”的节目,依旧收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来自百度) 如果这件事放在中国,我估计最可能的反映就是”多大的事儿啊。不就是一个综艺节目造点假么。还弄得举国轰动,美国佬至于么。“我泱泱大国,确实太不缺乏各种骗子,更不缺乏面对骗子无动于衷的民众。去年唐骏学历造假事发,竟然还有不少人替他辩护,而且振振有词“人家就是成功者,而成功有些手段是必须的。你们各种羡慕嫉妒恨...” 在这部电影高潮的法庭场面,查尔斯做了自我忏悔,他说自己欺骗了美国人民,坦白了自己为钱而造了假,声情并茂,令人难忘。几乎旁听的所有人都被这位儒雅富于贵族气息的年轻人打动,然而一位法官却说,以你的水平和地位,直到现在才坦白自己过错并不是什么荣誉的事。全场凝滞片刻,继而爆发出长久的掌声。 犬儒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顽疾,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把一切都看穿,从不忌惮把别人和社会想得更坏,不时地就有”过来人“来教授一些诸如”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救了“”别傻了,老实人最吃亏“的深刻真理。然后一摊手,做出无可奈何的姿态:那又能怎么样,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们解构了所有光辉正面的字眼,并还肆无忌惮地怀疑还在追求它们的人的居心。在一副游戏人间讥讽一切的面罩下面,是一颗颗麻木冷漠的内心。 再加上国人原本就根深蒂固的差不多主义,原则底线这类应该如磐石一样的准则也变得模糊暧昧起来。永远没有所谓的底线,因为它总被一次次地向下刷新。金钱成了我们唯一的宗教,而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拿金钱来衡量。 这部电影其实折射了不少内容,比如媒体时代电视对人的控制,大财团对媒体的操纵,独立调查员内心道义与公正的胶着,书香门第的传统知识分子家庭对丑闻的态度等等,都是很好的闪光点。影片的结尾也并非那么美好,大集团还是逃过了制裁,而多少有点楚楚可怜的查尔斯(Fiennes大叔诠释的相当到位)却丢了饭碗,丢了教职,成了最倒霉的人,让所有的一切都由一个人来承担,太残酷了一些。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部电影,我想,就是它体现的是一种对恶,即使是最小的恶的不宽恕,还有就是个人在经历内心的风暴之后,依然守住了心底的坚持。尽管事实上,整件事并没有什么受害者,查尔斯赢得了奖金,赞助商多销售了产品,蒙在鼓里的观众依然兴高采烈地助推收视率节节攀升。是啊,只是一场电视娱乐秀,何苦如此认真?可就有那么些吹毛求疵的调查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让事实还原于事实。这不是利益之争,这就是原则之战。这就是一个社会对欺骗大众的人的零容忍。 美国之所以强大,我想,这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评论2: 在故事的结尾,当同僚们纷纷向Rob Morrow扮演的独立检察官Dick Goodwin表示祝贺时,他却一脸泄气的说,我本来想把整个电视台拉下马,结果我却被他们拉下马。最后剧终前的字幕也告诉观众,那些起码被坐上道德审判席的人们结果都有了一个Happy Ending(除了Herbie Stempel,不过他在电影里被塑造成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而曾经被伤害的大众们依旧对电视台推出的新益智游戏乐此不疲。 电影的背景是1957年,两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马蒂,一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环游地球八十天,两部电影的主人公性格都是天真乐观,而当时的社会风尚也可以所谓是“社会风气高尚”,人们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相信自己面前的那个叫“TV”的新鲜玩意儿是自印刷术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相信在“TV”匣子里那些智力游戏中的参加者都是凭借自己本事创造美国梦的弄潮儿。 其实自古至今,世界就是一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逆淘汰,Herbie Stempel对妻子说,“以前我的邻居都讨厌我,现在我是整个社区最受欢迎的人,我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小人物如此,更何况Charles Van Doren这样一表人才的哥伦比亚教授,名门之后的天之骄子了。Charles Van Doren对Dick Goodwin说,“如果每个礼拜给你两万块钱,你只要在电视机前念几句诗,你干不干?”Dick Goodwin这个被编剧塑造成“圣人”般的道德模范虽然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做。”但是我相信更多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像Charles Van Doren自问自答,近乎歇斯底里地说:“我干!”因为事实上Charles Van Doren这个被称为“Van Doren家的名演员”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是节目制作人所宣称的,整个节目只是一场娱乐秀,参赛选手是演员,观众是赞助商的衣食父母,自然要根据收视率的晴雨来“调整剧情”,那么即使在“比赛”里作弊,也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虽然这在卫道士的口中,“表演”其实就是舞弊,一切的溯源来自于人们的贪婪。不过事实上,在电视开始普及之后,通俗文化和娱乐时代已经给了“贪婪”最好的遮羞布。 在这部拍摄与1995年的电影中,Robert Redford似乎还站在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整个电影其实矛头指向的是电视制作机构,就像Dick Goodwin对法官说的,“我不想把听证会变成对于某个人的道德审判,我针对的是整个电视界。”不过针对体制的挑战无疑是堂吉诃德式的,最后当Charles Van Doren读出自己的忏悔书后(鉴于他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和独有的“天赋”,我更相信这也是一场“伟大的表演”),评审团结果还是把整个听证会的基调变成了针对这个哥伦比亚人气教授的“智力水平”,那场全场鼓掌的桥段听上去更是对整个美国民众“智力水平”的讽刺。而在16年之后的今天,再来看这段史实,恐怕都要对当时“清新如此”的社会环境顶礼膜拜了,起码在50年代,电视制作人可以真实的坦白,电视节目都是“娱乐大众”,而且民众也乐于被“娱乐”,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已经都厚颜无耻的宣扬自己的“教育意义”,或者便是大肆鼓吹其“真实性”。 当现在的无意义的电视节目充斥荧屏,而依旧如此收大众欢迎时,只能说大众的智力水平在呈指数式的倒退,而那段涵盖着贪婪的娱乐时代看起来更像现代媒体的楷模,因为起码贪婪还是人性之一,而现代的很多节目几乎看不到人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