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新知将如潮水般涌现,陈旧的知识将不断瓦解,许多新兴学科将陆续萌发,固有的学科则大部将以换汤也换药的新面貌出现。无论是属于西方东方文化体系的学科,都将一...
红学,已被公认为是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的当代“显学”,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既然如此,现在还要提出“什么是红学”这个话题你是不是感到很奇怪?的确,不要说专门...
1921年5月,胡适在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标点本《红楼梦》一书上发表了他的《红楼梦考证》一文,于同年11月改写定稿,全文长达两万六七千字,用于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书...
博友孤鸿道人【2008-11-21 12:26:12】留言:“最近常常过来看,即如前几天,余于红学论坛重提《春柳堂诗稿》之公案,应按魏子云老先生所指路径详查,当晚转来欧阳博客,正见此前刚刚...
一、脂本不避讳字无可怀疑 胡适1927年以重价购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次年即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报告这一重大发现,脂砚之名才喧腾于世,脂本(尤其是甲戌本...
一 林黛玉,这位作为封建贵族阶级女性叛逆者的典型,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多愁善感,多疑任性, 孤高乖僻,幼稚天真。她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嘴,话中带刺,出口伤人,以致被周围人认为...
在《红楼梦》研究领域,近年来频繁见到一个新奇的术语,即“新索隐”。同时,有的学者指称,周汝昌、霍国玲、刘心武等人为“新索隐派”。在此,简要梳理有关情况,藉以了解新...
二十世纪初,吴趼人为了表达其未来社会的理想与变革现实的愿望,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之《红楼梦》一书,煞费苦心,脱尽脂粉窠臼,假以科幻的题材、手法来表现他在写实小说中...
所谓考论,就是既考证又评论。 对《红楼梦》的考证有三途:史料考证、版本考证、文本考证。 本文以文本考证为主,顺带评论。 本文非全面评论林小红之文。 一、林小红是个老资格...
胡适先生创导的“自传说”,对于推动红学的发展,大有功绩。然而,其历史功绩不等于其立论的正确。周汝昌先生将“自传说”推演到了极致,冯其庸先生从另一角度完善之,“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