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词有很强的画面感、图案感,色彩也尤为鲜明。换言之,有颇为特出的唯美倾向。总体来说,这种审美特征虽然在不同时期的词作中都有,但在五代词中特别明显:用文学语言...
论诗绝句是以中国传统诗学为独特内容的诗歌体裁,是颇具国学特色的文学批评形态。此体由杜甫《戏为六绝句》首开其端,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继振其绪,后之踵事增华者如蓬...
摘要: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杜牧在诗歌的构思与表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他在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中的议论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物的微观视角,而表现为雄视...
中国古代经学,由来已久。《庄子·天下篇》述“古之道术”云: 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
内容提要: 从文体上看,《五柳先生传》一文是陶渊明模仿正史《后汉书·逸民传》以及嵇康《圣贤高士传》而创作的传赞类文体,不可能是陶渊明的“自传”,最多可以看作陶渊明之...
内容提要: 《孝经》在议论之余,往往引《诗》以明之。《孝经》所引《诗》,与《毛诗》相比,文字相同者有七处,与三家诗相同者有三处。与战国其他文献中的引《诗》相比,《诗...
内容提要: 汉代五言诗中之所以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篇中转韵”之作,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多表达了比较复杂的情感和变化了的场景或丰富的情节。韵部的转换,与诗意的变化之间存...
内容提要: 两宋理学家的文艺思想相对于传统文人而言具有自身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部的分野与嬗变。其文艺本体观集中地表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上,虽大致显示为由重道轻文...
内容提要: 小说话是中国小说理论批评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本文就小说话的基本特征、演变略史、主要类别,及其在文献资料与理论批评方面的价值,作了勾勒与梳理,以期小说研究者...
摘要: 映带体的概念最早由唐人提出,是一种诗歌写作的体式。这种体式要求一句诗内至少有两个表意单元具有修辞或者语意上的共性,可以彼此辉映,形成一种繁复的美感。达成映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