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
裴德思 著 吴万伟 译 北京:坦率地说,很少人认识到《圣经》对人们学习外语的热情的打击。巴别塔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一种人(上帝的子民),只不过“我们的语言被搞混乱了...
内容提要:伏羲文化、墨家学说以及五行、阴阳、名家等先秦时期民间学说的丧失与遗忘,致使中国文化失去了互相激活的能力和嫁接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认识世界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的崛起,显然需要文化的支撑。 当前,整个社会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变和转型之中,多元思想和价值的出现、原有信念和规范的瓦解。这让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文化、如何实现文化的...
问:过去100多年,中国经历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儒运动的洗礼,从"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文革中的批孔运动,再到八十年代以电视政论片《河殇》为代表的反儒思潮,似乎不分左...
本文将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文学与政治之间,有何种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已有相当多的人,进行过激烈的争鸣。从现实的层面看,在这样的问题上,其实很难达成所谓的共识。因为...
随着中国介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步伐加速并逐渐有力,关于国际文化新秩序下中国角色问题的谈论也日渐深入。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构原则如何,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读到陈季冰先生一篇在2011年10月《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现在作为博文重刊,觉得颇有意思,季冰文章起源如是:“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感觉滑稽、可笑、茫然和不爽,犹如欣赏了...
一、中华民族的百年转身 虽然因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力量可以同化中华文明,但在170年前,中华文明遭受到空前的危机,也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周边游牧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论语》等国学经典的持续关注,对孔子“和而不同”含义的探讨也成了一个热点。这里,笔者根据相关经学文献,略谈自己对“和而不同”的几点理解。 ●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