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曹雪芹在第37、38回中费了许多笔墨,描述结社缘起及头两次诗会,直到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延续了整整四十回...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一段故事: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
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眼光而有种种” 艾略特(T.S.Eliot)认为莎士比亚剧作所以伟大,因为程度不同,兴趣不同的读者或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莎翁的剧本里,你能...
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盖世无双的文学巨著,它以一个世家大族的盛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人世诸相,它所描写的闺友闺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人生问题上下而求索的...
《石头记》一书,议者多谓其有所讥也,失意愈远矣。作者之意,托于空空,通于玄玄,其辞曰:“满纸荒唐言,一把酸辛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易》曰:“作《易》者其...
谁能想到,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刘潮兴先生,竟能在自备的玉石上,花了一年的时间,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世家在六朝古都南京为宦近一个甲子的遗址,篆刻了一百零一处名录。这...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封建旧官僚的典型,他性格复杂又有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尽管曹雪芹对这个人物持有鲜明的批判的态度,在艺术处理上,却没有失之简单化,而...
作为一门学问,《红楼梦》研究当然要对诸多问题做出精确的、明晰的结论。要实现这一愿望,最直接的办法是:用“精确的量”的概念去表示某一事物的“质”,将这一事物严格地“...
说起你,从来都是纸短情长,所以我常常以为还是避开这个话题为好。生活又是这样的庸俗忙碌,我早已被卷入种种繁琐事务之中,几乎无暇想起你来。 你居然超到了我前头,先要过三...
一、看放榜归感书 又看群仙上大罗,[1] 归来抱膝且吟哦。 无情白发骎驳长,[2] 有路青云望望过。[3] 君子不忧乃所愿,[4] 小人有母谓之何。[5] 休疑尘世浮名感,[6] 五载生徒废蓼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