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石头记》书名解——兼谈“大石”和“通灵宝玉”的“原型”

    2017-10-29

    《石头记》书名之由来,甲戌本《石头记》“凡例”中云:“《石头记》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 何谓《石头记》的“石头”?众所周知,自六朝以来,“石头”就是金陵石头城的简称、...

  • 略说“遗貌传神”

    2017-10-29

    我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即刻划性格、神态时,力求精细、鲜明、生动,力求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而对外貌的书写则往往较为抽象、简略,曹雪芹写的《红楼...

  • 贾宝玉形象的心理分析

    2017-10-29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位封建贵族阶级政治上思想上的叛逆者,这已成为当代红学研究者的共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审视,便不难发现贾宝玉是一位具有异常心理和变态人格...

  • 《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

    2017-10-29

    关于《红楼梦》主线问题,学术界意见纷纭复杂,莫衷一是。而把握《红楼梦》的主线是认识《红楼梦》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关键。因此本文将5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

  •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题材与《红楼梦》的影响

    2017-10-29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对《红楼梦》文学史地位的评价;显然,鲁迅先生的意思主要是就《红楼梦...

  • 《红楼梦》中“辣子”词义分析

    2017-10-29

    《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首次亮相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

  • 从“蕉下客”视角看探春

    2017-10-29

    《红楼梦》作者给探春起别号“蕉下客”,黛玉又拿“蕉叶覆鹿”取笑她,此中是有深意呢?还是“只取字面意思来打趣”?笔者认为,“名者,实之宾也”,名实必符;别号是能指符号...

  • 关于“红袖”和“情痴”——兼析“政治历史小说”说及其论证方法

    2017-10-29

    曾杨华同志的《“红袖”与“情痴”,爱情与政治》①是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以下简称曾文)。它举出脂铨本凡例末尾的一首七言律诗,认为是批者“对全书的一个总评”,并特别指出...

  • 洗脸也大有深意——《红楼梦》艺术杂谈

    2017-10-29

    林文山一个作家,总是精心地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去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思想,力求挖掘并表现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内容。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既有尖锐的斗争冲突,也有平...

  • 庚辰本《石头记》抄自程甲本《红楼梦》实证录(二)

    2017-10-29

    第五十九回开头,程甲本影印本1567页: 话说宝玉闻听贾母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服,拄了仗(杖)前边来,都见过了。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庚辰本: 话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