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部以中国饮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
阿城:关于西方,即使我们从明晚期耶稣会士利马窦来华开始,口头上也讲了三百多年了。就像西方人讲到东方,东方人会感觉太笼统,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尼人,泰国人,印...
中华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这个学派与西方现代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文化比较起来,缺乏的是自由、民主、法治与人权等普世价值,中华儒学要发展为现代儒学就需要用这些普世...
中国当代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公共生活中,曾经扮演过激动人心的角色。人们习惯不假思索地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学的年代。表面上看,这一点都没错。在那个时代,无论什...
一、 “现代性”与现代性建构 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批评家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文明批判诸潮流之一的审美现代性的典型代表,他不仅贡献了作为审美现代性经典之作的诗集《恶之花》...
【内容提要】本文将“韩寒现象”放置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实践及思想状况的脉络中来看待,试图解读出其背后一整套意识形态关联及变化,分析此次微博论战的各种表现。本文...
之所以在这里谈论“中国文化转型困境”,是基于下述前提:中华传统文化说不上是现代文化,且需要转型为现代文化。这里隐藏了另外一个前提:没有人能抛弃传统文化。极端的意义...
中国现代性建构,或曰从传统向现代的中国文化转型,即当下中国的文化现代化路径,不仅是继经济现代化先行突进了三十年后当下中国必须摆上前台来的首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面对...
本文的话题应归在“我们和传统文化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话题之下,且这里所说的“我们”,如无特别限定的话,是指当下的国人。本文之所以必要,一是因为包含儒学在内的传...
内容提要:本文将佛教的不二法门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和思维形式,讨论它与日常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区别,以及它在佛教信仰者追求其宗教境界中的意义。 关键词:不二法门 认识方式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