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徐贲:革命知识分子和“正义”暴力

    2017-11-10

    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的革命理论家在今天的西方学院中继续受到重视,被不断解释和运用的,恐怕没有能与法农(Franz Fanon)相比的。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频繁发生和“革命理论家”...

  • 施卫江:上海发展的人文制约

    2017-11-10

    进入了新世纪,上海依靠有利的基础设施、地理环境和人文优势,又借世博会东风,正杨起满帆,快速远航,还声称欲“与国际大都市接轨”,似乎踌躇满志,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优势...

  • 程晓农:知识分子与“积极分子”

    2017-11-10

    争论的缘起 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制度转型之中,因原有利益格局的剧变,而导致知识精英的严重分化,本人去年发表的《当今社会四派精英之分疏》一文有所分析,并提到即使被标识为...

  • 陈家琪: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

    2017-11-10

    我们都知道,“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这个概念是近代才出现的,它与理性、知识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所起到的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有关;或者说,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公共生...

  • 付晓东:“不靠谱青年”的趣味转向——谈70一代精神症候特征的艺术呈现

    2017-11-10

    这是一个价值转换的过渡期,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众的道德经验和审美意识从集权压抑转为自我发展,并引发了巨大的内在的转变。作为过渡中的一代,70年代人的内部产生分化...

  • 高力克:转型中的现代性之争

    2017-11-10

    现代化是晚清以降中国跨世纪的历史主题,也是当代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的焦点问题。新左派的现代性批判和自由派的现代化吁求,表征着启蒙的分裂,以及转型中国知识界关于...

  • 旷新年:在亚洲的天空下思想

    2017-11-10

    一 十九世纪西方的殖民不仅成为东方“现代”的开始,而且给东方带来了“历史”,它使“静止”和“停滞”的东方进入了“现代”的“变革”之中。我们经常把“东亚”当作一个自明...

  • 孟繁华:中产阶级话语空间的扩张

    2017-11-10

    一. 社会分化与新阶层的形成 关于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经典文献,是毛泽东1926年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后的许多年时间里,这篇文章是我们界定社会阶级关系最重要的依...

  • 陶东风:现代性反思的反思——再论中国的后殖民批评

    2017-11-10

    9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与趋势,其中之一即是所谓“现代性”反思,它的核心或许可以概括为对于现代化理论以及现代化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审视。这一点形成了90年...

  • 张松建:重绘现代主义的文化地图──史书美《摩登的诱惑》

    2017-11-10

    史书美的《摩登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在2001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刊行。此书的前身是作者在1986-1992年游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师从李欧梵教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