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红楼梦》人物情绪描写论略

    2017-10-29

    在现代心理学范畴里,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概念。象愤怒、恐惧、狂喜、悲哀这类突然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多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现代...

  • 论曹禺与《 红楼梦》

    2017-10-29

    《红楼梦》 是一部对我国剧作家曹禺影响十分深远的古典名著。曹禺曾说:“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 。”①曹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红楼”氛围浓烈的家...

  • 《红楼梦》甲戌本“楔子”探微

    2017-10-29

    一、引言 乾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原为大兴刘铨福所藏,1927年归胡适,胡适于1961年影印出版。这部抄本卷首的“楔子”及“凡例”,向为研究者所注意,学术界的争论分歧...

  • 《<红楼梦>精解》序

    2017-10-29

    为红学专著写序,在我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五年前,我在为贵州博雅苑陈列馆赠词中自嘲道:“谁知红学海洋深,苦钻十年未人门。”以我这样起步很晚(几乎与志尧和海天同时起步,...

  • 论《红楼梦》的后现代性

    2017-10-29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思想深刻,结构多样,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在四大名著中是佼佼者,而且是四大名著中的集大成者。而且《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核甚至和西...

  • 《红楼梦》人物外貌描写的相学试解(中篇)

    2017-10-29

    在《〈红楼梦〉人物外貌描写的相学试解(上篇)》中,笔者大胆地提出了设想:曹雪芹运用相学语言描写人物外貌,而且曹雪芹在使用相学语言时,没有回避相学预测功能,而在人物外貌中预示...

  • 《红楼梦》炼字艺术谈

    2017-10-29

    一、词性的转化 由于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的而要,有的词性在上下文特定的具体的意境下要发生转化。如名词变换成动词,形容词变换成动词,动词变换成形容词或副词等。例如:第十...

  • 由林黛玉之泪观红楼梦之泪

    2017-10-29

    绛珠还愿,泪报今生。 柔弱女儿,敢逆俗伦。 生不逢时,惜哉悲哉。 吾独怜爱,赏其清澄。 《红楼梦》中有言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品红楼之味,应尽在这一...

  • 林黛玉的美

    2017-10-29

    上篇:精神美 应该说,所有用语言文字塑造的艺术应该说所有用语言文字塑造的艺术形象都不是真的,但在一些艺术巨匠笔下,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又都是非常逼真的,以至于比真的...

  • 《金瓶梅》PK《红楼梦》

    2017-10-29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很不踏实,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才接着写正文。做这种文章,最恰当的一个罪名,就是“大逆不道”。 一年前,也就是2006年8月,河北省作协在一座深山里开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