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2017-11-10

    贫富分化、城乡分化与区域分化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常态。在这个常态中,谁是穷人这个问题是不言自明的。相对于资本家,工人是贫穷的;相对于城里人,农民是贫穷的;相对于发达地...

  • 周熙明:传统文化:债务还是资产

    2017-11-10

    记者:近代以来,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历史上争论很多。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我们中国人在对待自己的传统上,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周熙明:近代以来我们谈自己的文化传...

  • 王焱:文化问题不能靠政治解决

    2017-11-10

    现在有许多人谈到“文明的冲突”,来强调中国文化应有其自主性,这是不错的。但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的语境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的情况是,新教徒将新大陆看作上帝给他们的...

  • 刘昕亭:新穷人·新工作·新政治

    2017-11-10

    2005年,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新穷人》(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一书由McGrawHill公司出版,令人意外地把"贫困"、"工作"、"穷人"这些传统而老迈的概念,重新放置在关于...

  • 李志毓:关于社会文化史理论的几点思考

    2017-11-10

    摘要: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知识传统和研究方法上是对以马克思主义和年鉴学派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社会史的继承和批判,为历史学参与反思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必...

  • 陈国战:“新穷人”的消费美学与身份焦虑

    2017-11-10

    近些年来,消费社会的景观和话语在各种媒体上得以大量生产,许多电视广告、流行杂志、时尚电影等都在不遗余力地为人打造一个消费社会的幻城,它不仅以其光鲜诱人的外表,而且...

  • 刘岩:价值生产与再造穷人——以工人阶级的身份变迁为线索

    2017-11-10

    随着电影《钢的琴》成为"2011年口碑第一片",90年代以至新世纪初市场化过程中的工人阶级状况再度引起了知识界的某种关注,其中,财经作家吴晓波回忆的沈阳铁西区的一个老故事被...

  • 乐黛云: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

    2017-11-10

    什么是人文主义? 从历史来看,15、16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是指对人性、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以及强调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其重...

  • 廉思:贫困社会及其超越可能

    2017-11-10

    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并不贫困,却有着与贫困群体一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我最早是从"蚁族"身上体会到的。2007年,我带领课题组走进唐家岭--那时的"大唐"仅是个位于北京城乡结合部...

  • 汤一介 汪德迈:谈中西文化的互补性——汤一介先生与汪德迈先生的对话[1]

    2017-11-10

    主持人乐黛云教授(以下简称乐):今天非常高兴《跨文化对话》丛刊专门邀请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教授和北大儒学院院长,《儒藏》的首席专家汤一介教授做一次对谈。两位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