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 是以形象地描写了宝黛爱情悲剧而名垂文学史的。贾宝玉的爱情模式是追求爱情对象的感性生命力与理性生命力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融合。 从爱情心理上讲,爱情是...
小說所描寫之社會,铰之實際之社會,其差有二:一曰小,一曰深。何謂小?謂凡描寫一種人物,必取其淺而易見者為代表,描寫一種事實,必取其小而易明者為代表也。如寫壯健俠烈之...
小說之描寫人物,當如錳中取影,妍媸好醜令觀者自知。最忌攙入作者論斷,或如戲劇中一脚色出場,横加一段定場白,預言某某若何之善,某某若何之劣,而其人之實事未必盡肖其言...
《 红楼梦》一书如果从1774 年的甲戌本算起,距今行世已有220 多年的历史。从那时起,学术界对是书写作主旨、作者、书中塑造的人物究竟是影射还是写实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 红楼梦》 为“满纸荒屠言”之作。其荒唐处有二,一是宝玉原型的身世遭遇及他为顺治之位的真正继承人这些史实内容并无确切的史料记载,对局外人来说自然会显得荒唐透顶:二...
柳湘莲是曹雪芹以大匠运斤的功力,几斧子砍出来的奇男子形象。虽着墨不多,但在全书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和丰厚的文化意蕴。此前,论者对这一人物评价偏低,且多有误解...
我曾经写过一篇《从红楼梦研究说到曹雪芹反理学思想》,1971年,发表在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四卷一期,距离现在差不多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我对于曹雪芹反理学思想作...
宋代诗人陈与义(1090-1138)写过这样一首诗: 杨柳招人不待媒, 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 不共尘沙一并来。 (《中牟道中》其二) 貌似简单的一首绝句,带来很多问题。诗...
小 引 《红楼梦》简直是一个碰不得的题目,只要一碰到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惹出笔墨官司。1974年我偶然在香港的《中华月报》(六月号)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和思想问题...
十一 世纪初日本著名的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 和中国十八世纪中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写的《 红楼梦》 ,分别被誉为日本和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细读这两部巨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