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高度的艺术性久已被一百多年来的每一个读者肯定了。但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的庞大严整,人物的典型生动,语盲的流利...
一 残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去年我从海外归来,便接着一封信,说有一部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愿让给我。我以为“重评”的《石头记》大概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当时竟没...
《红楼梦》的考证是不容易做的,一来因为材料太少。二来因 为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他们怎样走错了道路呢?他 们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
听过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演讲、看过两本《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人士,会注意到我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一再提到“古本《红楼梦》”。我的研究,使用的是“古本”而...
昔苏州马医科巷寓,其大厅曰乐知堂。予生於此屋,十六离家北来,堂额久不存矣。曾祖春在堂群书亦未尝以之题耑, 而其名实佳,不可废也,故用作篇题云。 儿语者言其无知,余之...
编者按:这是俞平伯同志一九六四年的旧稿,此次发表,未作任何改动。夕葵书屋《石头记》卷一的批语一纸,原件本俞平伯处,惜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散失现向周汝昌同志借得原件的...
香菱在《红楼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她首先出场(第一回)作者特致珍重惋惜之意,名曰“英莲”实“应怜”的谐音,与“娇杏”之为“侥幸”相对待。“应怜”云云不仅对香菱一...
最近,在晚报和《人民日报》上读到两篇谈雍和宫的文章。此二文对我都很有教益。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雍和宫一度是粘竿处,而这实际是雍正布置的一种特务“机构”。这个重要史...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巡视到南京时,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江宁织造曹寅的母亲孙氏,以六十八岁高龄趋前觐见,康熙见之“色喜”,当着许多臣下慰劳孙氏说:“...
乙类的续书,从甲类续书接下去的,几没有一部不是谬妄极了的书;所以使我们竟无可称述。其中只《红楼复梦》一书,以我所见,刊行最早,且有几条略有关系的凡例,姑且在这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