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色之一。由于古人提倡“诗庄”的缘故,在唐代以后俳谐主要是体现在戏曲小说中。金末元初的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曲学虚荒小说欺,俳...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想象力和高度创造力的民族。对于理想世界和理想境界的想象、构筑,是我们民族创造性心理的重要内容。这种社会理想的构筑,可以《礼记·礼运》的所谓大同世界...
2000年《三国演义》研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山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5月9日至12日在安徽芜湖成...
关于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物,陈寿的《三国志》都为之立了很生动的传,虽然还不可能像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这些历史...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部分,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但如果要用“儒墨互补”来对这两种文化的并存进行解释的话,那疑惑或反对者则会大有人在。因为人们已经习...
民间所言“桃园结义”,不见诸史料却是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一回用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这样的回目,来昭示刘备、关羽、张飞非血缘关系的三兄弟真...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小说所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军师型”的艺术形象,毛宗岗所谓“《三国志》中第一妙人”(《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回评)是也。诸葛亮之“妙”,究竟妙在哪里?通...
"赤壁之战"有很多种版本,笔者认为罗贯中的创作最为复杂、深刻,个中是非曲直、情理逻辑至今让人匪夷所思。比如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曹操为何突然放弃武力方式而相信劝降?青年才...
所谓“荒诞”,在汉语里本意为漫无边际,后引申为虚妄不可信,即光怪离奇,违反常态。荒诞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发端于人类童年时代,依附于神话、寓言和神怪小说发展起来,其特...
编者按 《水浒传》成书何时,学界和社会民众公认为元末明初。“元末明初说”成立于上世纪30年代,郑振铎等学者发现了《录鬼簿续编》,因“罗贯中”的身世被确定,此说于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