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二、三)

    2017-10-29

    二、“三国”的分合变化源于哲学创新的动力 小说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

  • 《金瓶梅》的美学价值

    2017-10-29

    《金瓶梅》,明代小说。一百回。“四大奇书”之一。书稿写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作者“兰陵笑笑生”。现已知兰陵地址有两处:一为山东峰县,一为江苏武进。笑笑生究为何人...

  • “大闹天宫”非吴承恩创作考--《西游记》成书过程新探之一

    2017-10-29

    《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大闹天宫”是其中最精彩的章节,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因此,当我们提起这个故事时,不管在认识和评论上有多大分歧,总是习惯地把著作权...

  •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四、五)

    2017-10-29

    四、武力禅让是促进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思想进步的潜规则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碰到“禅让”的说法,实际上它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了。最初是指舜禹的禅让,之后便异化...

  • 《品三国》中的误读

    2017-10-29

    时下受众中流传着“平生不识易中天,纵读‘三国’也枉然”的时髦话,不由使人想起清代当年“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语。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三国...

  • 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的超越

    2017-10-29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擅长写鬼怪和唐传奇小说的传奇笔法的民族传统,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艺术形象神、兽、人三结合的艺术特征。这一艺术特征在孙悟空...

  • 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

    2017-10-29

    1 在道德典籍中,在诗文作品中,经常可以读到“刀圭”一词。这个语词积淀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因子,飘逸着浓郁的仙风道韵。 刀圭的本义是量取药物的小器具。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汉...

  • 骇人之事 近人之笔-----《景阳岗武松打虎》艺术赏析

    2017-10-29

    《景阳岗武松打虎》是从《水浒传》第23回选取下来的(因版本复杂,有的是第22回)。它是《水浒传》里的精采章节,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显然这和作者的匠心独运是分不开的...

  •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六、七)

    2017-10-29

    六、人和向天时、地利的转换 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都深深懂得,仅靠人和是成不了气候的,必须将它转化成天时和地利,但他们选择的道路却完全不同。诸葛亮是先借助刘关张之人和打...

  •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八、九、十)

    2017-10-29

    八、诸葛亮的最后觉醒 诸葛亮终究是诸葛亮,不是马谡、曹爽,他是一个有前胸也有后背的英雄,是一个知进退的智者。上方谷火烧司马父子失败之后,他便承认了不是司马氏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