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芳香来自生活根部

    2017-10-29

    诗人王延烈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接连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父亲》:“洗澡的父亲,爱在村后的小河里/他说那里水清,空气新/后来小河瘦了,只剩一把骨头/父亲那烟斗再...

  • 与生命碰杯

    2017-10-29

    陈河《我是一只小小鸟》,《收获》 2010 年第1期 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海外作家陈河的新作《我是一只小小鸟》算得上是一篇比较简单又单纯的小说。简单是因为以往庞大的关于海外文...

  • 读《世道》说人心

    2017-10-29

    乍一看,《世道》(千夫长著)对于学院知识分子来说,当属休闲翻阅的“小书”,是茶余饭后甚至如作者所说的供人们上厕所时随便浏览的文字。这么说,主要是《世道》的编排和文章...

  • 经典阅读的不可替代性

    2017-10-29

    自从人类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起,即以多种形式创造着丰富的文化、文化传播方式及接受途径。如:口头交流、雕刻、歌唱(音乐)、舞蹈、绘画、表演、文字传播等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

  • 换活法但绝不换境界——评陆令寿的散文集《换一种活法》

    2017-10-29

    以近年的经验,能够读到的书无非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作者攥着拳头、跺着脚写出来的,似乎非要把自己的思想塞给你;再有一类是作者皱着眉头、愁肠百结地写出来的,生怕你觉得...

  • 个性还原与立场中立

    2017-10-29

    文学评论从思维的认识程序和功能上说,是在阐释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一种个性还原,是用“理性掩盖下的感性”还原“感性掩盖下的理性”,即用评论还原作品。当然这种...

  • 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

    2017-10-29

    在我们讨论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时,首先要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人们为什么不阅读经典了。当我们议论经典阅读这个问题时,说明经典阅读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已经出现了问题。...

  • 艺术的极致

    2017-10-29

    在茫茫一片的寻常生活中燃起个性的火花,是许多作家努力的目标。 作家陈希我的《我们的骨》的故事是由寻常生活中寻常人物的一个寻常愿望引起的。一对上了点岁数的知识分子,过...

  • 《诗歌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浅议

    2017-10-29

    如何在诗歌写作中不让理性担当的社会责任偏斜,诗人特有的独立审美,诗性维度抒发的意境与特质的语言所构成的诗歌,不至于因缺少理性而乱马迎花,也不因抛弃非理性而山枯水涸...

  • 作家对民间记忆应保持清醒的警惕

    2017-10-29

    刘川鄂在《南方文坛》2010年第1期上发表《“除渣”与“去蔽”——关于文学与民间记忆的思考》一文认为,文坛兴起汉语写作热、方言写作热、地域写作热和“中国经验”热,包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