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认为史诗中的人物遮帕麻、遮米麻与中原神话中的大羿、嫦娥,伏羲、女娲有共同来源。遮米麻补天保持了女娲补天的...
摘要:程式化特征是构成口头传统的重要参照标准,这不仅体现在口头演述活动中,也体现在具体的仪式音乐演唱、伴奏中。东巴在演述史诗时,往往借助东巴唱腔的演述,以及鼓、锣...
摘 要: 蚕虫的成长是靠蜕皮来完成的,蚕的头像马头,被称为马头娘。为了解释蚕的头为什么像马头,古人借用了蜕皮现象,说蚕在蜕皮的时候换上了马皮,因此产生了最初的蚕马神...
[摘要]20世纪初,西方的史诗概念传入中国以来,南方史诗的类别研究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深层影响,呈现出不断扩大化、复杂过趋势,先后提出了神话史诗、原始性...
摘 要:目前很多活态史诗译本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供史诗各部分演唱的具体语境,读者很难知道他所读到的每一章节是在怎样一个仪式环节中演唱的,这些章节与仪式是什么关系,...
内容摘要 :盘瓠神话具有明显的汉文化元素,是在汉族文化中心的中原一带形成后,由南迁的汉族先民带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并被当地的少数民族接纳。接纳的关键是盘瓠神话曾与兄...
【摘 要】神话是口头传统,也是综合性艺术。蒙古族神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类型,表现出神话原型和神话母题的古老性、多样性,可以堪称古老民族记忆的口碑史、草原文...
摘要 :傅英仁是满族有名的千则故事家,他讲述的神话、故事、满族说部均有较大影响,相关研究却很薄弱。傅英仁讲述的71则神话大致可分为天神神话、氏族神话、职司神话和萨满神...
关于契丹族源问题,学界已有30余种不同看法。据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中国蒙古史学会《蒙古史研究》第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文归纳,主要有东部鲜卑宇文氏...
摘 要: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应该是相对的,与时间、空间的参照有关。历史上形成的文明中心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神话系统,这些神话系统具有表层结构的差异性,但也具有某些深层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