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清嘉的苏州,自古以来就不乏出类拔萃的文人,明代冯梦龙,清代金圣叹,还有更久远的宋代范仲淹,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苏州的小说家...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中信出版社出版)原本是为瑞典读者写的学汉字的书,而中国人读来并不觉得幼稚浅显。作者林西莉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
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评《图说红色家书》 张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说红色家书》是2015年中国好书《抗战家书》的姊妹篇。《图说红色家书》依然保持了家书所承载...
梅兰芳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不仅在舞台表演艺术领域取得了众所瞩目的非凡成就,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梅兰芳”这三个字早就逐...
人们即便没有接触过政治思想史,对马基雅维里(1469—1527)这位意大利政治思想家也不会陌生。他的思想常被化约为著名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而为世人知晓,他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生命力...
对于布罗茨基这个名字的再认识,很多读者是从他的散文集《小于一》开始的。2014年,《小于一》几乎横扫国内所有年度好书榜单,让布罗茨基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也让人们真正见...
《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 [美]爱德华·威尔逊 著梁锦鋆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在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看来,在信息爆炸、知识过载的时代,要谨防科学发展失却伦理规范和...
重走红军路 再写长征史 ——评石仲泉《长征行》 《长征行》(增订版) 石仲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党史学家石仲泉推出自己重走长征路的结晶《长征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推进,清代学者徐松和他的《西域水道记》自然进入我们的视野。 徐松(1781—1848)字星伯,原籍浙江上虞。25岁以殿试二甲第一名高中进士,不久...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是科技创新和思想启蒙的重要阵地。一百多年前,现代大学在中国兴起,迅速成为创新知识、砥砺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为“旧邦”开“新命”的重要力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