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王安忆坚守的心灵故乡

    2017-10-12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是喧闹和华丽做成的;而在《王安忆的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她的上海还原到生活常态的本真,是弄堂的寻常人家。 王安忆把生活在上海作为...

  • 《余音》:不是学术史却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史

    2017-10-12

    20世纪上半叶造就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学人,这个时局动荡的时期,却成了学术的黄金时代。葛兆光教授借由一个个知识人的片断,重新审视大时代下的个体生命。 从20世纪90年代起,很多...

  • 天风海雨饱曾经 又作轻舟万里行

    2017-10-12

    天风海雨饱曾经 又作轻舟万里行 ——《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读后 2017年1月22日,九十四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在曹雪芹埋骨之地的通州张家湾...

  • 地图背后的文化密码

    2017-10-12

    《十二幅世界地图中的世界史》:地图背后的文化密码 长久以来,绘制一幅完美地图一直是人类文明追寻的理想目标。“如果世界失去地图,我们将身处何方?”答案自然是迷失方向。...

  • 《那些经典,温暖光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设计》序言

    2017-10-12

    长沙徐昌才是位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他长期以来认真教好每一堂课,孜孜矻矻钻研不息。对于他,所讲的每一篇课文都如同一次次面对日出那样的感觉新鲜,沐浴在文字光亮里,高涨...

  • 《山河袈裟》:先站直了,再谦卑地去看去听

    2017-10-12

    继2003年出版《滴泪痣》和《捆绑的天堂》后,作家李修文沉寂了十年,直到新作《山河袈裟》。“《山河袈裟》我写了十年,是我的口供、笔录、悔过书。” 李修文称,“《山河袈裟...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时运变迁》

    2017-10-12

    “二战”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时运变迁》的作者保罗·沃尔克、行天丰雄即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感知美比掌握技能更重要

    2017-10-12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是根据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书删编而成,这是中信出版社近年来策划的“给孩子”系列...

  • 《我在故宫修文物》:修文物,也修人心

    2017-10-12

    当下这个时代,最盛行的是追求物质享受,人们变得心浮气躁,而故宫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用3年磨一把刀,用18年修复一幅画。由萧寒主编、绿妖撰稿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讲...

  • 《弹奏人生》:漫步到人生各个角落的启悟书

    2017-10-12

    拿到这本《弹奏人生:西摩·伯恩斯坦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正要去一所中学参加一个阅读活动,路途需要30分钟,我毫不犹豫地携上这本书,一上车就开始拜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