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有新、旧版本的区别,所谓“新版”,指金庸自1973年始,十年修订后的“修订本”;“旧本”,则包括了早期刊载於报章的“刊本”、坊间刊印的“旧本”及台湾盗印的“盗本...
中国文学的内部运作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传统文化中的学统、政统、道统的运作方式决定的,文学的雅、俗之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文学的文化...
金庸小说中“异域情调”的多样浓重,多民族跨区域交流的多样化,成为他小说创作一大特征,这是举世公认的。而这其中,西域雪山的奇异景观表现及其与人物性格和情节营构关系,...
1994年10月25日,我在北京大学授予查良镛先生名誉教授的仪式上,曾发表过一篇贺辞,称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这类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
题名: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 作者:陈志明 笺注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8 《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共二册)通过对金庸十五部小说里面的文史典故的梳理和笺释,帮助...
据袁进先生统计,民国武侠小说总字数不下三亿言[1](P25)。如果这三亿言的武侠小说都像《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2]中的《武侠党会编》所赞扬的那样,中国人真该为这三亿言骄傲了...
金庸的出现是个谜。他像一颗明亮的彗星那样突然闪耀在文学的天空。他的成功来自何方?奥秘在哪里?因素当然很多(例如奇特超凡的想像才能,宽广厚实的文化学养等)。现在这个...
我在小学时就爱读课外书。低年级时看《儿童画报》、《小朋友》、《小学生》后来看内容丰富的“小朋友文库”,再似懂非懂地阅读各种各样章回小说。到五六年级时,就开始看新文...
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不靠误会取巧,不靠诞妄情节——借用某种模式,又不落入某种模式——善于设置悬念,借转折提出悬念——复式悬念,环环相套——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一、大陆新武侠概念的提出 金庸、梁羽生于1981年、1984年相继封笔,古龙于1985年撒手人寰,这一系列事件, 宣告了中国新武侠小说黄金时代的结束与“后金庸”时代的开始。1987年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