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浮躁时代的文学攀援——读吉光散文集《翡翠湾秋色》

    2017-10-29

    品读吉光的新书《翡翠湾秋色》(作家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时时让我产生一种联想:吉光如同一位优秀的猎人,手擎一杆精制的猎枪,同时瞄准了多个“猎物”,枪响之时,猎物一只...

  • 寂寞午夜的涛声——读吴瑞贤散文集《近水楼听涛》

    2017-10-29

    《近水楼听涛》作者:吴瑞贤,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8月1日 这是吴瑞贤的散文集,收录一百三十余章。分大爱无痕、沧桑观云、踏遍青山、历史烟尘、心灵鸡...

  • 诗歌精神与诗人精神

    2017-10-29

    诗歌的关怀也好,诗歌的怜悯也好,诗歌的良知也好,诗歌的道德也好,诗歌的担当也好,说来说去,指的就是一种诗歌精神。所谓诗歌精神,我借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一...

  • 中篇小说:已泛平湖思濯锦 更看横翠忆峨眉

    2017-10-29

    乡土 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内质坚韧而强大的乡土文化与农耕文明,仍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的写照与价值理念的来源。 韩少功《赶马的老三》(《人...

  • 报告文学:人文关怀与精神重建

    2017-10-29

    报告文学是一种历史叙事、历史书写。相较于新闻报道而言,它具有滞后性,因为它需要时间距离来全面观察、深入评判和理性思考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已成过去的历史。2009年初南方冰灾...

  • 文学批评:在众声喧哗中回归理性

    2017-10-29

    相比于2008年,2009年的中国文学批评给人一种众声喧哗的印象,热点的文学话题、文学事件、文学声音层出不穷。长期以来在中国批评界内部诸多被遮蔽和忽略的深层次理论分歧、价值...

  • 究竟什么是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

    2017-10-29

    在这个特别注重行政考评的年代,“核心期刊”是目前国内学术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尤其对那些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布衣学者来说,升等、评级乃至申报项目,都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 对文论前沿问题的思考

    2017-10-29

    2010年4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共同主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七届年会暨“文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

  • 时评作为一种文学

    2017-10-29

    所有写时评的人,恐怕都会遇到一个心理障碍:时评大概只是“一时之评论”,这样的文字读者读过即抛诸脑后,今日之评论或为明日之废言。那么写时评还有意义吗?作为香港的时评...

  • 长篇小说:如何融通时代与内心世界

    2017-10-29

    纵观2009年的长篇小说,作家们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时代生活”在长篇小说的书写中突出、膨胀、铺天盖地。然而,这“生活”又是惊人地一致,单向度的“时代”在一再的书写中消...